第一百一十一章:饮马长江 (第2/3页)
察训练情况,观看登陆演习,与水手和船工们交谈,了解长江的水文气象特点。他看到战士们最初登上摇晃的船只时难免晕眩呕吐,但很快就能在老船工的指导下逐渐掌握技巧;他看到来自洪湖、鄱阳湖地区熟悉水性的战士被组织起来,成为训练骨干;他看到指战员们围着沙盘,激烈讨论着登陆后的战术动作,如何抢占滩头,如何巩固突破口,如何向纵深发展。
这一切,都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了信心。这支军队,有着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更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斗意志。
一天傍晚,他接到通知,去前指参加一次高级别作战会议。会议上,传达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关于渡江战役的最终部署: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战役发起时间,定在四月中旬。
会议结束后,谢文渊心情激荡,独自走到江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泛起万点金鳞。对岸,就是他的故乡——湖北,就是他曾求学、战斗过的土地,也是无数像他一样的革命者魂牵梦绕的江南。
他想起了母亲,想起辛亥年逃难时在长江边用银簪换米糕的刻骨记忆;想起了父亲在祖宅烈焰中挺立的身影;想起了林婉茹,她此刻应该也随队伍在江北某处,或许同样在眺望着这条大江。那本烫金的《工铲当宣言》,那半块刻着“谢”字的徽墨,这些承载着信念与情感的物件,仿佛在胸口微微发烫。
“母亲,父亲,文渊即将率部打过长江去了。婉茹,我们即将在江南重逢。”他在心中默念。
回到军部,他立即召集司令部人员,传达总前委决心,细化本军的作战任务。他们军的任务是作为第一梯队,在安庆以东某预定地段实施强渡,突破敌江防阵地,建立稳固的桥头堡,保障后续部队渡江。
“同志们!”谢文渊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响,“淮海战役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主力,现在,蒋介石还想靠着这条长江负隅顽抗!这是痴心妄想!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天堑都阻挡不了人民追求解放的脚步!我们这支从雪山草地、从抗日烽火、从中原大战中走出来的英雄部队,一定能征服长江,把红旗插遍江南!”
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
最后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船只被精心检查、加固,悄悄推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