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炼丹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二章 炼丹炉 (第1/3页)

    上午九点三十分,拍卖会如期开始。第一件上场的是一幅明代画家陆治的作品,陆治,生于(公元1496-1576年),字叔平,号包山子,江苏吴县人。曾师从祝允明、文徽明学习书画。擅画山水、花鸟。善书法,能诗文。这幅作品名为《山峰谷林图》,画张大小,是陆治全盛时期的巅峰之作,起拍价一千五百万,每次叫价不得少于十万元。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落下,一个胖子举起手中的49号牌子,“一千六百万”。

    “一千七百万……”

    …………………………………………………………分

    …………………………………………………………界

    …………………………………………………………线

    “我出三千万……”

    “13号牌子的朋友已经出到三千万了,还有没有高过三千万的?”主持人拿着话筒,向着台下,继续鼓动起来。

    现场已经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朝了,欢呼声一阵响过一阵,见到台下的人没再加价,主持人大声说,“三千万第一次……,三千万第二次……,三千万第三次,成交,恭喜这位13号牌子的朋友拍得这副由明代画家陆治著作的《山峰谷林图》。”随着木锤的落下,第一件物品顺利拍出。

    等现场稍稍静了下来,主持人清了清嗓子,“接着下来的是拍卖一件唐代中期的三耳镶花白瓷,众所周知唐代白瓷,白瓷洁白如玉,色泽胜雪,从唐代瓷器中可见一斑古人好玉,凡事不是喜其华丽,而是喜其清洁如冰,进一步引申为人的性情德行如白壁无瑕,清洁不染,清凉无为。这点和后期崇尚繁琐奢侈的华而不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我们再看看后世的玉,不是与传统精神相符的简洁明快,而是多为繁乱华丽的玉雕,过于强调人为修饰,从而忽略了玉质朴的天然本质。所以,从根本上说,玉和瓷器一样,已失掉了它原有精神与内涵。大家看看,我身边的这件三耳镶花白瓷,其光洁如玉,蕙质秀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