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实际需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九章 实际需求 (第1/3页)

    “姆妈,您这手艺真是厉害,光凭一根针就能绣出那么多好看的花朵来。”

    小麦双手托着脑袋,眼睛里闪烁的小星星代表着满满的崇拜。

    当然这也成功激发了陈风和李伟的好奇心,三人就这样围成半个圈,用一模一样的姿势蹲着,而视线全集中在老奶奶手里翻飞的绣花针上。

    维吾尔族传统的刺绣手艺始于汉朝,盛于唐、清,发展过程中还借鉴、融合了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最后演化成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

    同时刺绣也是维族姑娘们出嫁前的必修课,其中“花帽花”“枕头花”“衣边花”和“褂单花”四种类型最广为人知。

    就好比老奶奶正在绣制的“花帽”,维语喊作“朵帕”,正面看像是一座金字塔,俯视四四方方,而若仰视则又是圆形。

    随着绣花针来回穿梭,咖啡色、深红色、深紫色等彩线最后组成了无数盛开的花朵,这些图案再由数以百计的如小绿豆般大的各色彩珠连缀而成,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锦缎上。

    “奶奶她制作的是玛尔江花帽,在新疆一般是给年轻妇女佩戴的,只不过工艺太复杂,会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在喀什古城待了这么久从来都没见过。”

    听了小麦的介绍,陈风和李伟更是叹服。

    那彩线和珠子又细又小,老奶奶却能丝毫不差地将其组合搭配,最后做成一顶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帽子。

    这不禁让陈风想起了之前在大飞哥仓库里见过的弹花匠,同样是新疆传统技艺,同样是需要长久的锤炼。

    哪怕是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这些身怀绝技的匠人们只需要略微施展,就足以让“自诩”见过世面的人惊艳。

    随着最后一针落下,一顶维吾尔族的传统花帽新鲜出炉,老奶奶却没有将它收起来,而是出乎意料地直接戴在了小麦的头上。

    “天呐,奶奶说这顶帽子本来是做给她孙女的,但现在决定送我了,还说我戴起来特别好看。”

    小麦高兴坏了,直接一蹦三尺高,又是在陈风和李伟面前捧着帽子转圈,又是跑去挽着老奶奶的胳膊连连道谢。

    闲聊之间,三人还知道了老奶奶和儿子一家五口都住在老城区,两栋房子挨着一块,这次恰好都在动迁安置的名单里。

    话已至此,李伟便顺势拜托小麦问起了正事。

    兴许是借着先前情感的余温,老奶奶在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