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精彩评论转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精彩评论转贴 (第2/3页)

上幻庵耳赤之局那么激烈,多少也会展现一下瞠目、结舌、鬓角间的冷汗、纠结用力的手指、掉落的扇子等等,这些更容易观察、更容易理解的东西可以有效帮助读者迅速建立观棋的代入感。

    其次是古今围棋理念的冲突。作者本人说过自己是拥古派,于是自然而然的主角以范西屏传人的身份出现。对于这个非同一般的主角来讲,想在棋道上有所成就(作为主角,这似乎是必然的事),一定会具有出色的大局观、敏锐的棋感、精确的计算、顽强的毅力,当然还有书中隐埋的一些古老道术和心法。但这些除了最后一点外似乎是每一个顶尖棋手都应该必备的,那么,矛盾的起源应该放在哪里?

    在书中,其实也提到了贬古派和拥古派之争,可惜只用了一段网上的争论和两盘没有细节的网络对局便交待过去了,未免浪费了古今之争这个最好的矛盾发生点。古代围棋相较于现代围棋,我想中盘阶段未必会有多大不同,主要是受不同围棋规则影响,导致的布局方式和收官方式的不同,这个是需要古派棋手适应的。而另一方面,古代受通讯手段以及组织形式的限制,棋手们没有过多机会相互讨论切磋,并给予革命性的发展。因此古棋手们对于一些围棋的新定势、新变化认识远远不如现代棋手。那么《劫》的主角石纪轩继承了师祖范西屏的秘笈,在中盘对战能力上可以适当夸大。对于相对落后的布局和收官,以及对现代围棋的发展认知方面的缺陷,应该给予真实展露,并慢慢加以调整。

    书中有一个相当出彩的地方,就是把吴清源的**围棋理论放到主角身上去发扬光大。这个理论在现实围棋中是否可行暂不管它,但放到小说中对于传统注重实地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的理论却是一个巨大冲击。只是,小说里对这个新理念的提出似乎过于草率了,仅仅是石纪轩出于对贬古派的不满和对于加强中腹攻击的强势,出于尝试而演变出了这么一个对围棋界来说无异惊天动地的新理念。个人以为,如果这个理念是由长于中盘作战的师祖范西屏提出,但未加以完善或未完全被后人理解,最后,没尘之珠终于在传人石纪轩手上光芒四射。如此,从小说角度来说似乎更为顺畅和出彩一些。

    同时,在棋界高层,从管理者到顶尖棋手,一定也有相当的贬古派,应当让他们在石纪轩的围棋成长道路上设立一块块“绊脚石”,一边进一步激化和展现古今围棋理念的冲突,一边更加凸显主角石纪轩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能很好地推动小说情节向下发展,而不是目前一波不兴地仿佛单机游戏过关一样,仅仅是一级一级打上去,却淡化了故事情节。

    最后,个人意见,无论什么小说题材,首要还是塑造人物。一个或几个活生生的角色马上能让整部作品传神起来。《劫》在围棋上的描写是相当不错的,却忽略了很多人性的东西。伴随着一次次对局,交往越来越多的人,还有对越来越多现代生活新事物的认识,竟没有看出主角的任何心理变化,这点是说不通的,从小说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讲也是不成功的。其实,主角作为一个山里来的孩子,个性淳朴执着,多的是天资聪颖,少的是人情世故。另外,围棋界虽不至于像足球界那样乌烟瘴气,但在小说里可以人为设置一些与主流不那么和谐的棋盘外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