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转载:忘忧清乐藏棋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转载:忘忧清乐藏棋谱 (第1/2页)

    棋谱是弈棋高手的实战记录。能流传至今的古棋谱,都堪称名局佳作。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围棋渊源、提高棋艺水平也有重要意义和适用价值。

    中国第一部围棋棋谱专著是宋朝李逸民撰著的《忘忧清乐集》,因宋徽宗有“忘忧清乐在秤棋”的诗句而得名。卷首载录北宋张拟《棋经十三篇》和刘仲甫《棋诀》。图谱有相传为孙策诏吕范弈棋对局以及开局棋式等诸图,这是最古老的棋谱,流传至今已属凤毛麟角,弥足珍贵。清康熙、乾隆年间,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一个繁荣时代,也是围棋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名手如林、棋运方兴,出现了如范西屏、黄龙士、徐星友、周友候、程兰如等一代围棋大师,他们留下的棋谱,已成为后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棋谱的收藏,大多与棋手、教练或文化艺术界人士有关。著名围棋大师、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就是一位古棋谱收藏家。他在《谈古谱》一文中曾讲述其收藏古棋谱,从中汲取营养,提高棋艺的深切感受。他说:“了解围棋,认识围棋,非一日之功,就是职业棋手,也须借鉴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我初学棋时,中盘战斗力较差,遇到善野战的对手,难以招架,被人称为‘书房棋’。一套《寄青霞馆弈选》共16册,收集了大量名家的精彩对局,使我流连忘返,古代大师们的传授,使我甩开‘书房棋’,开始了具有战斗力的‘中国流’。”改革开放后,中国围棋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赶上和缩小与日本、韩国围棋的差距,涌现出聂卫平、马晓春、俞斌、常昊等超一流棋士,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陈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