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关于中国古棋的本来面目的讨论 (第2/3页)
局了,当然从今以后在我老人家的理论指导下,专业和业余棋界必将心安理得地猛下中国流、3连星、4连星了,而对角型布局必将走向最后的灭亡。
结论就是,日本取消座子,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当然,也可以说,那是另外的一种玩意,日本自己就是它的生母,而日中韩共同是他的养母。而我们伟大而正确的完美的围棋,中国人自己就是生母和养母,他早已经成熟并已经死亡消失了。中国古人在飞,而我们现在不过是在爬罢了。
近来有人在大力提倡活子法,很好。不过,如果不同时提倡座子制度,那不过是邯郸学步罢了,和日本人的做法不过是五十步一百步。可是提倡座子制度,谁又有这个勇气呢?
q:中国古棋没有布局吗?
a:错误,完全错误。
中国古棋是有布局的,并有大量的实践,从不多的历史纪录来看,明以前,各种趣向发想不可胜数;至明末清初,大部分不合理的东西被批判消亡了。比如明末清初之前还有如图3时黑拆☆位星下的下法,经过大量实践和理论批判后,演进为多拆一路至★位,而原来的下法被视为趣向,一流棋手至中国古棋死亡,期间300年再也不用。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人搞得懂!现代九段也不懂中国古棋的布局,解说时只能说古风大致如此,而现代围棋的布局又有几个业余棋手不懂,真不知道是中国古棋没有布局还是现代棋没有布局。
(图3)
从经验可以知道,对布局的研究对于提高成绩的影响立竿见影,布局和中盘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古代的棋手为何愚蠢地放弃布局研究呢?中国古代的棋手是如何只练空洞的中盘战力的呢?他们有比现代更好的死活棋题吗?他们有和现代不同的训练方法吗,他们都是向神仙学的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结论只能是他们研究布局更多更深。
q:日本古棋更讲究对全局的控制吗?
a:错误,完全错误。中国古棋控制局面的能力更强,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宋代就总结提出了“嬴一目就够了,导致失败的路是缤纷的”的著名指归(“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from《棋经十三篇》)。马小春先生在即将来到的和李昌镐的战斗之前真应该默诵《棋经十三篇》10000遍。据可靠消息周鹤洋先生就是这样以雷霆之势嬴了棋圣位的。
其实造成以上假象的原因主要是围棋以外的,如中国近代的积弱、日本的宣传等,日本古棋的官子也许是绵密一点,可那是在没有时限的条件下的,就是如此,中国古代棋手也比日本古代棋手的表现要出色,能多得就决不手软,但又不会出错失误。至于中盘战斗,日本古棋根本就没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吧。
当然,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更聪明。也许中国古代一流棋手只能算50步,可是每步的正确度平均是90,日本古代一流棋手能算150步,每步的正确度平均是30,到底那一个更好呢?
q:日本古代的棋所制度使日本超越了中国?
a:错误,完全错误。
中国大概在唐就出现了棋代(待)诏,在制度方面完全不会比日本差!
有人贬低中国古代棋手都是赌博份子,其实日本棋手实质上也是赌棋,不过说的好听一点罢了。中国其实赌的还比较小,像赌个碗(“金花碗图”)什么的,日本道策赌出来的身家是中国棋手所从来没有的。
严格地讲围棋和赌是分不开的,围棋盘上的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