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怒扇大张寡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怒扇大张寡妇 (第2/3页)

李逸是如何想出来的。

    李逸李走前还询问陈林,问他收不收馒头,老面养起来之前是做不来多少馒头,若是将老面全都用光,养老面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陈林清楚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后很痛快地点头,为了展示他更有财力,还故意说出价比王金石多一钱,有多少就往他这里送多少。

    李逸表现出的这种贪财忘义,恰好符合陈林对那些穷苦农户的看法。

    从陈家离开李逸就卸下了伪装,没有刻意隐瞒,他将这事告诉了王金石。

    王金石一听李逸又坑了那精明的陈老狐狸六个金饼,笑得连连拍拍手:

    “哈哈哈......李兄弟,真有你的啊,哥哥佩服!”

    “陈老狐狸这次可是大出血了,我们把馒头的配方公布出去后,等做的馒头多了可就卖不了那么高的价格了,他这六块金饼还不知道何时能赚回来,哈哈哈哈.....”

    李逸也笑了,那陈林虽看着是心机深沉的人,但却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一副根本不把穷苦农户放在眼里的模样,越是这样李逸越是要坑他。

    趁着这些店主老面都没养起来,在售卖最后一批馒头,之后便可不做馒头生意主做豆腐。

    而王金石这边,李逸也早就有所安排,到时候他这边联合其它掌都降价卖馒头,让陈林那个老狐狸甜头没吃到,先亏到吐血再说。

    在安平县所有食肆和酒肆都开始卖馒头时,李逸会让王金石这边卖面条和包子,后续还有饼子和馅饼这些,花样多得换都换不完。

    一听到面条,王金石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相比于馒头面条的制作其实很简单,也很快。

    在后世现代,只一个面条的吃法也多种多样,但眼下受限于条件和食材,具体所能实现的吃法有限。

    就拿种植来说,在这古代很多作物蔬菜都没有出现,比如玉米,土豆,向日葵,西红柿,辣椒,这些都是外来品种,在大齐王朝辽阔的疆土上并没有这些。

    王记酒肆后厨的厨子是王金石本家的亲戚,已经干了多年很值得信赖,两个帮厨的伙计都是他的儿子,所以无论是什么王金石很放心让他们学。

    学过制作馒头,再学这面条的制作没有任何难度,只两遍他们就学会了。

    李逸建议他们用大骨头熬制骨汤,以此来做面条的汤头,吃着爽滑的面条喝着骨头熬制的面汤,那绝对是这冬日里最受欢迎的美食。

    中午李逸就赶着车和张绣娘离开县城,因为路面积雪太厚板车多有不便,李逸就赶制出一个简易的雪橇板车,完全参考雪橇构造制作,两个人坐在上面大骡子拉起来倒也不费力。

    张绣娘也出现在了伴侣一栏,且她的好感度同样不低,初始就有45点,于巧倩的好感度依旧是最低的,这点让李逸很是无奈,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她彻底打开心扉。

    这一趟坑了陈林六个金饼,临离开县城时,李逸又卖了三卷布和一些棉花,绸布要给张绣娘做衣服的,身体尺寸他是亲自用手一寸寸丈量的......

    葛布相对耐磨一些,要用来给大丫和豆子做一身厚实的冬衣。

    张绣娘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要李逸对她好对两个孩子好,他便是知足了,李逸说啥她都听,想做什么她都依。

    回家的这一路积雪很厚,大骡子走起来也有些吃力,用了比平时多两个时辰的时间才回到大荒村。

    李逸出门前嘱咐过,馒头就一直做能做多少算多少,还说过段时间馒头就卖不了那么高的价格了,刘氏一听那是攒足劲儿,早上老早来天黑才回去。

    李逸在县城这几天,还担心着积雪会压垮屋顶,回来时发现自家的屋顶和木棚顶的积雪都被清理干净了,就连张绣娘家屋顶的积雪也都清理了,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何铁牛做的。

    身边有些靠谱的人他出去办事也能放心,这也是他看中何铁牛的原因。

    今日不做豆腐,李逸让他们全力做馒头,多赚点馒头钱的同时也是为了多坑一下陈林,给他送几千个馒头,让他一冬天都卖不出去。

    虽是说物品栏里还有一头剥了皮的野猪,但李逸还是觉得肉食不够用,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