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入乡随俗(三) (第2/3页)
”
“原来是这样,”唐睿明恍然大悟道,“我说这么杂七杂八地凑在一起,能研究个什么呢。”
“其实这两种会议,内容虽然有些差异,但是开会的方式完全一样,”覃医师望着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所以你现在多历练一下,以后也就知道专题会该怎么开了。”
“噢,我知道了。”唐睿明点了点头道。
听覃医师这么一说,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那意思就是说,现在人杂七杂八的,固然是研究不出什么名堂,但即便是专题研讨会,那也是换汤不换药,所以不必期望值过高。
下午开场的时候,形式果然不一样了,首先是主席台上除了主持人以外,再没有其它的人在上面就坐,然后是被请上台发言的人,也不再作政治报告,而是在做专业性的演讲,虽然他们说的这些东西多半也是泛泛而谈,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还是多少有些启迪作用的。
比如唐睿明就从一个脉学专家的演讲中领悟了很多东西,因为他虽然把《脉经》、《脉诀》等脉学经典都背下来了,但他毕竟没有经过专业传授,所以对很多基本的东西理解得模棱两可,现在经过别人耳提面命一下,就觉得许多地方都豁然贯通了。
所以在下午的仪程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在走过场,可是唐睿明却觉得受益匪浅,因为他虽然没有掌握多少系统的医学理论,但是由于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肚子里背下的医学典籍很多,因此无论别人无论说到哪里,他都有触类旁通的感觉,这种效果,真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听过别人演讲后终于明白,其实演讲这种东西,就是在这本书里抄一点,在那本书里抄一点,然后一综合起来,就变成了你自己的,所以只要你肚子装的陈货多,又会东扯西拉,那演讲就象喝水一样简单。
这正象古人所说的那样,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抄,唐睿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