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章 青溪 (第2/3页)
和柳月娘又做了一件让全村震动的事。
他们找到了林茂,提出了一个想法。
“林叔,我和月娘想着,给村子添个‘门面’。”石生指着村口那略显杂乱、仅容牛车通过的路口,“我们想出资,给村子修一座像样的门楼。”
林茂闻言,吃惊不小。修门楼,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花费不菲,更是一个村庄地位和凝聚力的象征。通常只有那些历史悠久、族裔繁盛的大村落才有。
柳月娘继续说道:“林叔,村子好了,我们家才能更好。这不仅是给村子修门楼,也是给我们自己,给后世子孙修个念想。再说,”她顿了顿,语气坚定,“这钱,出自未晞所赠,想必您也早就猜到了。”
“你同未晞的情谊……”林茂了然的笑了笑,“哪里需要猜。”
消息传开,全村再次沸腾。这一次,不用招呼,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了劳力。石生依旧请了那位有经验的老师傅主持,但具体的土木活计,全村能动手的都来了。
选址就在功德碑内侧,横跨在进入村庄的主路上。地基挖得极深,用的都是最好的青石。门楼设计得古朴而坚实,是单檐歇山式的顶,虽然规模无法与州县城门相比,但在乡间已是极为气派。
门洞宽敞,足以容纳两辆马车并行。门楼上方,预留了悬挂匾额的位置,两侧的砖柱上,还计划雕刻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图案。
建造过程比修建石生家的宅院更显齐心。人们干着活,脸上都带着光,这不是在为别人干活,而是在共同缔造一个属于所有青溪村人的荣耀。
月余之后,青溪村的门楼终于落成。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崭新的青砖门楼巍然屹立在村口,与一旁的功德碑相互辉映。
门楼正中央,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是赵闲庭特意请人题写、并快马送回来的两个遒劲大字——“青溪”。
村民们聚集在门楼下,仰望着那两个字,心中充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