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81 章 寿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81 章 寿春 (第2/3页)

特色,当地的黏土细,烧出来的陶不渗水,最适合装酒和粮食。

    铺子里的掌柜正蹲在门槛上,用块湿布擦着个刚烧好的陶碗,见白未晞过来,抬头笑了笑,“姑娘是打南边来的?要买点陶具?咱寿春的陶,装水不漏,装酒不挥发,还比其他地方的细瓷耐摔。”

    白未晞点了点头,跳下车,走到铺子前。陶碗的胎土是浅褐色的,碗沿不规整,却摸上去光滑,没有毛刺。

    掌柜见她看得仔细,又瞥见她腰间挂的酒葫芦,便递过一个小陶壶:“这个是装酒的,小壶嘴,不容易洒,你看这纹路,是照着淮水的浪刻的,咱寿春人都用这个。”她接过陶壶,指尖蹭过壶身上的水波纹,粗粝中带着点拙劲,和金陵织云坊云锦的细巧,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来十个。”她轻声道,问了价付过钱后。掌柜的装好放到马车后,又往她手里塞了个小陶哨:“添头,咱寿春的陶哨,吹起来响,比银铃铛还耐听。”白未晞捏着陶哨,哨口凉丝丝的。

    继续往前走,街面渐渐窄了些,转进一条巷口,就闻到了药材的味道。巷口有家“淮春堂”药铺,铺子的门板是半旧的杉木,上面贴着张发黄的纸张,写着“淮山药、芡实、茯苓”,都是淮水沿岸特有的。

    药铺老板正坐在柜台后,用戥子称药材,见白未晞进来,抬起头,脸上带着点温和的笑:“姑娘是抓药?”

    “白未晞走到柜台前,目光落在柜台上尚在整理的药材筐里,淮山药是切片晒的,颜色偏白。芡实是圆的,带着点浅褐色的壳。“来二十斤淮山药。”

    “好嘞,五百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