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8 章 出动战车营。 (第2/3页)
36 辆维克斯 B 型 6 吨坦克整齐排列,黄色的车身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炮塔上的 47mm 火炮直指天际。
旁边的空地上,40 辆军用卡车与 72 辆自制装甲车排成长龙,气势骇人。
这些履带式装甲车,是豫军的 “独门利器”。
在美国工程师乔治・怀特的指导下,以拖拉机底盘为基础,焊接上 8-10mm 厚的低碳钢板。
虽厚度有限,却足以抵御步枪弹、重机枪弹和炮弹破片。
车身正面,还专门留出射击孔,架设着重机枪。
尾部的车斗里,还能用来存放弹药和燃油。
乔治・怀特蹲在一辆装甲车旁,用扳手敲了敲钢板,对身边的士兵笑道:“小伙子们,这玩意儿虽比不上正规装甲车,但在你们国内,足够让敌人喝一壶了!”
战车营营长吴子玉中校,此刻正穿梭在钢铁洪流中,眉头紧锁,眼神却亮得惊人。
这位 26 岁的德国装甲学院高材生,身材挺拔,一身笔挺的军装衬得他英气逼人。
这个吴子玉,并非民国的吴大帅,也不是吴大帅的亲戚。
(书友的名字,给刷礼物了!没办法,给太多了,必须得写出来!暂时先当个战车营营长)
毕业回国后,曾在国内唯一拥有战车部队的东北服役。
当年,他带着装甲集群战术的构想,想面见东北少帅建言,却被上级斥为 “异想天开”,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后来,大帅去世后,战车部队再也没有引进新型坦克的计划,一直在吃老本。
战车部队的军官们,不仅懈怠训练,还经常都在一起打牌抽大烟。
不想在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吴子玉,干脆辞了军职,到上海找新工作。
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项老板。
在项老板的引荐下,他来到了洛阳。
令他没想到,豫军少帅的刘镇庭,竟然亲自接见他,并听他聊关于装甲部队的作战心得和未来发展前景。
谈话中,刘镇庭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
当即破格任命他为战车营营长,授予中校军衔。
而吴子玉,在看到 36 辆维克斯坦克后,就决定了要留在这。
半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