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回征蓬出汉塞(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一回征蓬出汉塞(六) (第2/3页)

值严冬,京城的寒气逼人。尽管考生们携带脂烛和水炭,可以御寒。但是,他们在庑下分坐,地面铺着单薄的席子,寒气袭来,手脚难免冻得冰凉。

    到了大宋,正月省试时,北方的湿冷天气,让考生们苦不堪言,笔砚因为冰冻而难以书写,整日呵气取暖,即便才华横溢,也难以施展,甚至有年长者,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

    到了大明朝,会试在农历二月上旬或中旬进行,京城的寒冷程度更甚,滴水成冰。考生们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答题。

    直到大清朝,朝廷考虑到北方二月天气尚未回暖,才将考试时间调整为三月上旬或中旬。

    由此可见,科考的利弊,时间的选择是关键!

    在古代科考中,往往火灾事故频发,号舍条件改善事在必行。

    古代科考,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考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考生在贡院内生火做饭、夜间照明以及冬日取暖,加之号舍多为低矮的砖木结构,火灾等安全事故难以避免。

    大宋京东贡院就曾经在开考前夜发生大火,造成考务官员和吏卒多人丧生。

    大明时期,贡院火灾更是频繁,应天府乡试刚考完,第一场就发生火灾,虽然无人员伤亡,但是后来的会试火灾,却导致多名考生葬身火海。然而,朝廷并未从这些火灾中,吸取教训,更未完善贡院的消防设施。

    顺天府会试期间,贡院巡查士兵生火取暖,引发火情。由于考务官紧闭大门,导致里面举子无法逃脱,造成“烧杀举子九十余人”的惨烈后果。

    这次火灾后,英皇为表示抚恤,赠予死去的举子进士出身,并且亲自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