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特殊补贴(求月票) (第3/3页)
徐兆淮深吸一口气,不愧是周旭同志,一个人泡两个妞!大年初三还在别人家里面!你要说是约稿的,我相信吗?
徐兆淮倒是没什么写作上面的问题想要和周旭交流的,单纯是来约稿的:“周旭同志,我代表《钟山》过来,就是为了和你约稿的!”
“……”
王安忆听到这句话,心里小小慌张起来:“哎?我也是来约稿的?”
徐兆淮回头过来笑着说道:“小姑娘你莫要开玩笑!”
王安忆从包里面拿出来《上海文学》的介绍信立马说道:
“徐老前辈,我是代表《上海文学》来的,也是我先来约稿的!?”
徐兆淮愣了愣?这傻姑娘,难道约稿还有先来后到的规矩?从来都是价高者得!
他看着她真诚的眼神,一副我先来的就是我的稿子的眼神。
最后还是说道;“周旭同志的稿子还没有同意给谁吧?”
周旭微微一笑:“我是还没有说?”
“这个……”王安忆顿了顿也没说话。
徐兆淮接着说道:“《钟山》是带着诚意来的,周旭同志如果你的新作品在钟山上面发表的话,我们会给你最高的稿费,也就是千字十块钱,除此之外,钟山的头版也是您的位置!?”
王安忆听到这里,立马喊道:“我也一样!!”
“嘶!”徐兆淮是文坛的老人了,他刚刚听到了王安忆的名字就知道这人是茹志娟的女儿。
茹志娟老同志,虽然是女作家,但是她在文坛的地位也不低,和巴金这种比不了,但是也是老人物了。
“《钟山》跟作家合作,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支持——你下一部不管写啥题材,我们都会认真读、仔细琢磨,给出靠谱的改进建议。这些年我们也带出不少厉害的新人,像刘绍棠的《鹧鸪天》、赵本夫的《卖驴》,都是从咱们这走出去的经典。相信咱们一起合作,肯定能把作品做得更出彩!”
徐兆淮开始给周旭画大饼。
“我母亲也说了,她能够和你聊一些关于军旅题材作品的心得。”王安忆接跟着说道。
茹志娟主要创作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短篇,其中居多的就是革命历史题材,比如课本上很经典的那一篇《百合花》!确实是周旭的前辈,
这边的徐兆淮看了王安忆一眼:“小同志你老是紧跟着我说,真是太不厚道了吧?”
王安忆回道:“我还先来的?不应该让我先约稿完吗?”
姚芳华听的一愣一愣的,咋的又是《钟山》,又是《上海文学》的?
她以前倒是看这两个杂志挺多的,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周旭的影响力了。
说罢她看向了周旭,好奇他到底要选择谁?
他说道:“两位的好意我都多谢了,可是我现在没有新的作品!也没办法给你们呀!”
“没事周旭同志,你下部作品不管是什么我们都照单全收的!”
“这样吧?周旭同志,按照原本千字十块钱的基础上面,我们《上海文学》会额外补贴给你五十块钱!?”王安忆回道。
“补贴?”徐兆淮看着王安忆。
以前确实有人这么搞过,但是杂志给作者最高的稿费千字十元了,再补贴怕是杂志社都入不敷出了吧?
王安忆点点头。
听到这里,周旭觉得今天要是不决定一个杂志社这两人会把屋子吵翻的:“好吧,竟然《上海文学》先来到我家里,而且人家给的诚意也这么足,那我下本就和《上海文学》的王同志合作了?”
徐兆淮没有主编的应允也不敢贸然补贴,不然就是拿自己的工资贴上去了,所以他就没有多说话。
说了几句,《钟山》的杂志先行离开了。
周旭问道:“你们补贴合法吗?别违法违纪呀?”
周旭这个身份敏感着呢!
王安忆立马点头:“不是挪用公款,我们《上海文学》每年都会有优秀的评定,奖金是五十块钱!”
“你这意思这个补贴还得我获奖之后?”
“当然不是,我们去年给你作品《高山下的花环》评的就是优秀奖,又不是只有发表在我们杂志上的才能评奖!”王安忆立马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