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鞠躬尽瘁死,牛仙客(求追读,求月票) (第2/3页)
致军中战力下降,征战不胜,还有盖嘉运……”
其实当年将大量无田的壮丁涌入边州,朝中开始的时候处理还是妥当的。
百姓到了边地,各节度使自己调整调整,精兵组合,庸兵屯田,只要能在边州站稳脚跟,然后扩大地界,自然能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
韦谅想的这些,不仅前人都想过,而且不少还在实地的去做,但,第一步便不成。
边州之所以是边州,便是因为它地处大唐和他国相邻之地。
常年处于战事。
大唐军容鼎盛时倒也罢了,一旦大局倾覆,覆压之下,不仅边境难守,便是屯田也会步步艰难。
如今陇右便是如此。
本来大量百姓入军,便是良莠不齐,军中艰难,更别说还有盖嘉运这个家伙的懈怠,丢失石堡城。
如今吐蕃大军压境,危及的不仅仅是长安的安危,还有整个陇右的数十万军卒的生存。
“这的确是危机所在,但这同样也是机遇。”韦谅拱手,对着牛仙客说道:“左相,一旦拿下石堡城,以石堡城为根基,和吐蕃人对峙,同时调兵杀入突厥,灭亡突厥,然后以突厥之地移民。”
“移民突厥?”牛仙客猛然抬头,脱口问道:“突厥怎么能够移民?”
韦谅神色平静的说道:“突厥怎么就不能移民,突厥人在草原上能够生存,没道理大唐百姓到了草原上就不能生存。”
“你难道想让他们学习突厥人一样,去牧羊吗?”牛仙客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总归要试一试的。”韦谅轻叹一声,说道:“左相,租庸调的根基是在大唐天下,但以如今情势,重塑租庸调很难,所以只能用心于外。”
牛仙客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为什么说重塑租庸调很难,因为毁掉租庸调,侵占天下田亩的,不仅是世家,还有宗室外戚。
甚至根本就在皇帝身上。
皇帝不愿意大动天下,谁都没办法。
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不肯放弃呢?
因为还有机会。
皇权更迭,有人升天,有人坠入无间。
只要新皇有能力,那么就能借着这个机会,清查那些失败者的田地,查出来,重新授田,重新设计租庸调,让整个天下就都能缓口气。
这才是人们所期望的。
“三受降城鼎立于长城之外,那么为什么不能将三受降城扩张成十受降城?”韦谅抬头,面色坚定的说道:“可以改良土地,将草原改为农田,也可以让百姓放牧牛羊,很多无田的百姓,本身就是这么做的,最后,还有矿!”
“矿!”牛仙客眼睛一亮,抬手道:“说!”
“东西突厥虽然草原居多,但群山也不在少数,铜矿,铁矿,金矿,银矿,也是有的,只是大唐从来没有草原上仔细勘察过,以矿建城,矿石运送长安,换取金银盐茶,甚至粮食牛羊,人便能在草原上生活下去。”
韦谅抬头,轻声道:“所谓救急不救穷,真的有那种活不下去的百姓,随军移民边州便是,至于那些虽然没有田,但是依旧能够活下来,而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暂时便先不管。”
牛仙客缓缓点头。
韦谅深吸一口气,说道:“北疆安定之后,以北疆为根基,然后顺着石堡城杀入吐谷浑高原,一战将吐蕃人逐出吐谷浑,占领吐谷浑,然后大面积的移边……下官闻吐蕃和吐谷浑也吃粮,所以应该能种粮,那样以屯田行府兵事,最后筑城建州,大量移边,从而缓解天下压力。”
一番话说完,韦谅长松了一口气。
牛仙客坐在那里,脑海却是韦谅所说的整个画面。
以西北为承接天下。
这样的形式可以在西北进行,同样可以在川南,岭南,甚至辽东进行。
那个画面太美,美的有些不敢相信。
牛仙客突然一个寒颤,他的脸色沉了下来,轻声道:“他们不会给我们机会的。”
他们,谁?
天下世家。
天下世家,宗室豪门,他们已经侵吞了天下大量的土地,占据了权势巅峰,便是在西北有所开拓,能够落到百姓手上的又能有多少。
“慢慢来就是了。”韦谅摇头,说道:“吐谷浑高原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