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检校职方司员外郎,知靖安事(冲三江,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章 检校职方司员外郎,知靖安事(冲三江,求追读) (第2/3页)

  “人!”李暐认真躬身,说道:“陛下,因为此事隐秘,甚至左相和侍郎都不得闻,臣手下可用的人手不足,所以恳求陛下调配人手。”

    “国之大事,朕允了你便是,你提个名单过来,朕将人调过去便是。”李隆基大手一挥,异常豪气。

    “陛下,臣这里只需调一人便可以了。”李暐抬头,看向御榻之上的皇帝,认真的说道:“而且这人眼下,就在这大殿之中。”

    李隆基一愣,问道:“你想调谁?”

    “千牛备身、朝议郎韦谅。”李暐突然侧身,一定就落在了站在孙逊身后的韦谅身上。

    韦谅一惊,赶紧拱手站出道:“陛下!”

    李隆基直接摆手道:“你是怎么知道他的?”

    “陛下!”李暐抬头,直接说道:“陛下,臣是职方司郎中,早年也曾在边地,潜入过敌国,自有经验,而有些东西,甚至都不需要多查,千牛卫就会自己送到兵部来。”

    李隆基一时愕然。

    千牛卫说到底,也是南衙的一份子。

    归兵部管辖。

    韦谅的多方调动,只要整理时间,瞒不住有心人,尤其李暐很早就知道寒潮之事。

    “好了,算你有心。”李隆基侧身看向韦谅,问道:“不过你怎么会需要韦卿?”

    “一来是人手不足,二来是遇到了难题。”李暐抬头,说道:“朝议郎目光敏锐,说不定已经看到了什么我们看不到地方,臣需要他来填补不足,同时以求突破。”

    李隆基缓缓的点头,韦谅的确目光敏锐,寒潮的事情是他在年初提出的。

    如今一切证实韦谅的猜测是真的,越发的说明他洞察的敏锐,这很珍贵。

    坐在丹陛上,李隆基有些苦笑着摇头道:“你调任何人,朕都可以随时答应,但韦卿……”

    韦谅不仅是皇帝身边的人,他还是太子未来的女婿,和政郡主的未来驸马。

    李隆基对他的培养,有自己的一套程序。

    李暐这么一来,直接打断了李隆基的培养,尤其李隆基根本不舍得放韦谅离开。

    “陛下,玉不琢不成器,还是让朝议郎,来兵部历练历练吧。”李暐沉沉的拱手。

    李隆基轻叹一声,看向韦谅关心道:“韦卿,你如何说?”

    “臣没有想法,陛下如何说,臣如何做便是。”韦谅平静的拱手。

    李隆基忍不住的笑了。

    笑的很开怀。

    片刻之后,李隆基道:“好吧,朕便任命你以千牛备身,检校兵部职方司员外郎,知靖安事!”

    知靖安事。

    韦谅莫名的觉得这四个字有些熟悉,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将心中的想法放下,认真拱手道:“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好。”李隆基看着韦谅,敲敲御案道:“朕授你通行内外职权,有事可以直接禀奏于朕。”

    “臣领旨。”韦谅面色郑重的拱手。

    李隆基看着韦谅满意的笑了,最后他看向李暐道:“人朕借给你了,用完了,要给朕全须全尾的还回来。”

    李暐肃穆拱手道:“臣领旨!”

    ……

    兴庆门外,韦谅依旧一身绿衣金甲,他一边拉着马匹,一边看向齐行的李暐,问道:“李郎中,怎么想到末将了?”

    李暐看着韦谅,一边走,一边淡淡说道:“当然是因为你有用了。”

    韦谅一愣,这话怎么说,难道就因为寒潮之论是自己提出的?

    李暐笑笑翻身上马,率先朝着朝太极宫而去。

    韦谅紧紧跟上。

    兵部官廨在太极宫。

    或者更直接的说,大唐朝中绝大多数关系都在太极宫皇城之内。

    高宗皇帝在时还好,虽然常在大明宫,但每年正朝都是在太极殿举行的,而且太极宫和大明宫紧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