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爱卿,朕要不要杀了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爱卿,朕要不要杀了寿王? (第2/3页)



    他竟然要杀自己的亲儿子。

    为了杨玉环,他竟然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琩。

    抓住一个机会,他就开始下死手。

    这……这……这……

    韦谅的心里感到无比的荒谬和难以置信,然而在他的心里更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很合理。

    李隆基连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这种事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这样的一桩丑事,虽然李隆基自欺欺人的让杨玉环入道再入宫,从而避开了礼法上的约束,但在长安百姓的眼底,这就是一桩丑事,一桩皇家丑事。

    只不过碍于李隆基是皇帝,碍于皇帝威权,碍于这是皇家之事,这才没人在明面上多说什么。

    其实大家都是在津津有味的看乐子。

    李隆基心底未尝不清楚这一点,但他没有办法。

    事情他做了,人他也偷了。

    现在只有让李琩用其他罪名,名正言顺的死掉,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事情,就不一定是丑事了。

    甚至少不了还会有朝臣上奏,说李隆基早就看透了寿王的诡诈阴险,所以才让杨玉环入道的,从而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有李林甫在,不用怀疑,这种事情一定会有人做出来的。

    李隆基和杨玉环,就能没有任何负担的安心待在一起了。

    而现在,就看李林甫了。

    李林甫要不要置李琩于死地?

    这么名正言顺,曾经杀过三个儿子的李隆基,他的心有多热烈,谁都能感受得到。

    哪怕最后杀不了李琩,但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天涯海角,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韦谅的脸色无比的难看,便如同高力士和李林甫一样。

    但他们还好,真正承受压力,需要立刻做出艰难抉择的人,是李林甫。

    他的脸色比谁都难看。

    ……

    许久之后,李林甫终于艰难的拱手道:“陛下,据臣所知,此中之事,内中颇有蹊跷之处,臣以为此事还当深查,若有更多证据证明,那么依律处治便是,但……”

    “嗯?”李隆基不悦的声音传了下来。

    李林甫呼吸深沉,咬了咬牙道:“陛下,寿王自贞顺皇后故世以来,深切悲伤,久难自抑,又有太华公主年幼,需要抚养,日夜操心,加上无心府事,王府属官散尽,外事难萦其心,如何会有谋算刺杀之事。”

    “哦!”李隆基淡淡的回了一句,李林甫的这句话,根本动摇不了他的杀心。

    李林甫这个时候,却是默默的松了口气。

    皇帝不反对就好,他这句话其实也不过是铺垫而已。

    心思沉定,李林甫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朝中重心在太上玄元帝君显圣之事上,以臣想,寿王如今日日都在太上玄元帝君面前为贞顺皇后祈福,哪会有冒犯之念。”

    李隆基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这是李林甫第二次提及贞顺皇后,但实际上,武惠妃虽然被追封为贞顺皇后,那也不过是李隆基下了一道追赠的圣旨罢了。

    按朝制,真是追封皇后,是需要祭祀宗庙昭告天地的。

    但武惠妃的追赠皇后事,虽然是皇帝自己推出来的,也有李林甫等人的支持,但最后朝中大臣不过是稍微反对,皇帝便自己停了祭祀昭告天地的事情。

    就像是皇帝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用心要真正追封武惠妃皇后一样,所谓的追赠,不过是在武惠妃下葬的时候,让她开心体面一下,其他什么意义都没有。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便是武惠妃被追赠皇后,但如今朝中提起她,都只是惠妃,而不会称皇后。

    李林甫今日两次提及贞顺皇后,似乎是想要让李隆基顾念当年的恩爱之情,但实际上以李隆基对李林甫的了解,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