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疾苦 (第3/3页)
桌上,一页页核对册子上的数字,又派人去各村调查,收集乡绅占田的证据。李青果然细心,不仅整理出了详细的表格,还找出了几个被乡绅逼迫卖田的农户,记下了他们的证词。
到了第三天早上,表格终于整理好了。刘满仓看着桌上厚厚的一叠纸,心里松了口气。这时,老陈匆匆跑进来:“老爷,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乡绅,还有些家丁,手里拿着棍棒,说是要找您‘理论’!”
刘满仓走到门口,只见县衙门口挤满了人,王德全和一个穿锦袍的中年人站在最前面。那中年人约莫五十岁,面色红润,眼神傲慢,腰间挂着块很大的玉佩,想必就是赵富贵。
“刘满仓!你给我出来!”赵富贵叉着腰,嗓门洪亮,“你凭什么要我们交粮纳税?我们是士绅,享有免税特权,这是朝廷的规矩!”
刘满仓走出去,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人群:“朝廷的规矩?雍正元年,皇上就颁布了新政,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这才是现在的规矩!你们占着全县过半的田亩,却不交税,让百姓承担所有负担,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新政?”赵富贵冷笑,“那是京城的规矩,管不到我们清丰县!我表兄是礼部侍郎,他都没说要交粮,轮得到你一个小小的知县指手画脚?”
“就是!我们不交!”人群里的乡绅们跟着起哄,家丁们也挥舞着棍棒,场面乱糟糟的。
刘满仓没慌,转身对身后的衙役道:“把桌上的表格拿出来,念给大家听!”
衙役们立刻把表格拿出来,站在台阶上,大声念道:“王德全,在册田亩三百顷,实际占田一千两百顷,差额九百顷,应补交粮两万七千石……赵富贵,在册田亩五十顷,实际占田两千顷,差额一千九百五十顷,应补交粮五万八千五百石……”
每念一个名字,人群里就安静一分。那些乡绅的脸色,从傲慢变成了惊讶,再变成了慌张。尤其是赵富贵,听到自己的差额时,脸都白了,指着刘满仓:“你……你胡说!我没有那么多田!”
“是不是胡说,问问百姓就知道了。”刘满仓朝人群外喊了声,“周老实,你们进来吧。”
只见周老实带着十几个农户,从人群外走了进来。他们手里拿着地契、租约,还有些被打断的农具。周老实走到台阶前,举起手里的地契:“大人,这是我邻居李老三的地契,五年前被赵富贵用武力抢走,现在地契还在我们手里!”
另一个农户举起租约:“我租的是王德全家的田,每年要交七成的租子,今年没收成,交不上租,就被赶出来了!”
越来越多的农户站出来,诉说自己被乡绅欺压的经历。人群里的百姓们听了,都义愤填膺,纷纷指责乡绅们的恶行。那些家丁见百姓人多,也不敢再挥舞棍棒,悄悄往后退了退。
赵富贵和王德全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想反驳,却被百姓们的指责声淹没。王德全拉了拉赵富贵的袖子,低声道:“赵老爷,咱们先撤吧,百姓们情绪激动,再闹下去,怕是要出事。”
赵富贵狠狠瞪了刘满仓一眼,咬牙道:“好!刘满仓,你有种!咱们走着瞧!”说完,带着乡绅和家丁们,灰溜溜地走了。
百姓们见乡绅走了,都欢呼起来。周老实走到台阶前,对着刘满仓深深一揖:“知县老爷,您是好官啊!我们百姓,终于有盼头了!”
刘满仓连忙扶起他,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难的仗要打。但只要有百姓支持,他就有信心,把官绅一体纳粮推行下去,给清丰县的百姓,装满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