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生疾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民生疾苦 (第1/3页)

    第二日天刚亮,刘满仓就带着老陈和两个衙役,去了城西的村庄。

    村里静悄悄的,土坯房的烟囱大多没冒烟,偶尔能听见几声孩子的哭闹。他们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只见院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咳嗽声。刘满仓推门进去,看见个中年汉子躺在床上,盖着床破棉絮,脸色蜡黄,旁边个妇人正用勺子给他喂水。

    “这位大哥,您这是怎么了?”刘满仓上前问道。

    妇人抬头,见是穿着官服的人,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行礼:“大人……我男人得了肺痨,没钱治,只能在家躺着。”

    刘满仓看了眼屋里的陈设——土炕、破桌子、墙角堆着些干草,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的田呢?”他问。

    “田……”妇人眼圈红了,“租的是赵老爷家的田,今年闹蝗灾,没收成,交不上租,田被收回去了。现在只能靠挖野菜过日子,可天冷了,野菜也挖不到了。”

    这时,里屋传来孩子的哭声,妇人连忙跑进去,抱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出来,孩子的脸蜡黄,嘴唇干裂,哭起来都没力气。

    刘满仓心里发酸,从怀里摸出些碎银子,递给妇人:“先去给孩子买点吃的,再给大哥抓点药。”

    妇人接过银子,“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从那户人家出来,刘满仓又走了几户,情况都差不多——要么田被乡绅收回,要么交完租子就没了余粮,只能靠救济过日子。只有一户人家,院里种着菜,烟囱冒着烟,看着还算殷实。

    他推门进去,看见个老农正在劈柴,动作麻利,不像其他农户那样面黄肌瘦。“老丈,打扰了。”刘满仓拱手。

    老农放下斧头,上下打量他,见他穿官服,却没像其他官员那样摆架子,便笑道:“是新知县吧?我听说你昨天到了。”

    “老丈认识我?”刘满仓有些惊讶。

    “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老农搬来个小板凳,“坐吧。我姓周,叫周老实。家里有三亩田,是自己的,不是租的,所以日子还过得去。”

    刘满仓坐下,问:“村里像您这样有自己田的,多吗?”

    周老实摇头,叹了口气:“不多,也就三四户。大部分人的田,都被王老爷、赵老爷他们占了。他们用低价买,要是不肯卖,就找借口把人抓起来,最后田还是得归他们。前几年,村东头的李老三,就是因为不肯卖田,被赵老爷的家丁打断了腿,最后还是把田交了出去。”

    “就没人告官吗?”刘满仓问。

    周老实嗤笑一声:“告官?前几任知县,要么收了乡绅的钱,要么怕他们背后的靠山,谁会管咱们百姓的事?再说,乡绅们都有功名,按规矩,百姓不能告士绅,告了也是白告。”

    刘满仓沉默了。他知道周老实说的是实情——清朝的律法规定,士绅享有“特权”,百姓不能直接控告士绅,必须通过地方官转达,而地方官往往偏袒士绅。这也是官绅一体纳粮难以推行的原因之一。

    “要是……我能让乡绅和百姓一样交粮纳税,你们愿意支持我吗?”刘满仓看着周老实,认真地问。

    周老实愣了愣,随即眼睛亮了:“大人说的是真的?要是真能这样,那我们百姓就有救了!我第一个支持您!村里的人,只要知道您是为我们好,肯定都会支持您!”

    从村里回来,刘满仓心里有了底。他立刻让人贴出告示,定于三日后在县衙大堂召开乡绅会议,商议税赋事宜。

    告示贴出去的当天下午,王德全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