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捡漏” (第3/3页)
“搞不下来就搞不下来呗,还能咋办?反正他们本来不也没搞下来吗?
咱们主动帮忙,难不成搞不下来,还能落埋怨不成?”
没错,这就是罗军此次来的目的。
找一个能有钱的国营单位,赞助他们乡中盖校舍。
像老校长李永年说的,等上面政府拨钱,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乡里和县里的政府要是有钱,还会连他们老师的工资都打白条,这年头的基层政府那是真的穷...
想要钱盖宿舍,自然不能找他们。
要找有钱的单位,谁有钱?
在这个时代,国营工厂是比政府单位有钱的。
甚至很多时候政府单位需要干点啥,都需要看大的国营厂长脸色。
这一点都不夸张,现如今除了中央直属的央国企以外,省属和市属企业的收入,可是直接进政府腰包的。
你要是敢把这些大厂的厂长得罪了,人家把本应该上交的利润,当福利给员工发了。
或者灵机一动拿这钱盖栋宿舍楼,或者打报告新建厂房、购置设备啥的。
保不准你政府一分没落着不说,还要倒往里搭钱进去...
当然,这也要分政府是哪一级的政府,企业又是多大的企业。
就像现在这样,罗军他们蹲守的河东省政府,人家手里掌握的资源多,自然不在乎你一个小厂的三瓜俩枣。
那地位关系就要反过来了,是厂子有需求要求着省府的人...
比如,最让这些小厂头疼的一到关卡:
批文...
很多后世人,会把这年头的批文,天然的和权利寻租挂上钩。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很多时候之所以不批,是因为没人愿意但责而已。
毕竟很多时候,给你批了,要不要给别人批?
不给别人屁,自然就要得罪别人。
还有万一给你批了,出事了怎么办?
有上面领导打招呼自然好,责任是打招呼的领导负责。
要是没人打招呼,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各个科室部门互相踢皮球的情况...
你要真的去送礼,人家还真的不见得敢要。
这年头很多干部还比较淳朴,不像过些年,吃吃喝喝的胆子是有的,而且很大,但收钱办事,很多干部是真的不敢,除非你送得够艺术...
但往往来办事的人,也都是国营单位的领导,办的也都是公家的事,自然也不会给对方送礼,所以往往一般的结果,就是反复的来回扯皮...
而罗军就是奔着捡漏来的!
对,你没听错,就是捡漏!
他知道,其实很多批文本来是能办下来的。
只要稍微能变通一下,比如让对方觉得给你批条子的好处(政绩)要大于需要承担的责任。
或者将对方需要担的责任转嫁到别处,亦或者让办事的人员以为责任已经被你转嫁到了别处...
总之,失败了他也无所谓,反正本来也没损失什么。
不过要是侥幸成功了,我都帮你要到批文了,你赞助我几间平房的宿舍不过分吧?
毕竟钱也不进私人口袋,都是公对公的业务,罗军觉得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