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新起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 新起点 (第2/3页)

层是一毛、两毛的钢镚,用旧报纸包着,沉甸甸的,报纸都被钢镚磨得发亮。

    他把钱倒在桌上数了三遍:第一遍用手指点,每张钱都要捏实了,怕漏数;

    第二遍用铅笔在纸上划勾,十块的画 “○”,五块的画 “△”,钢镚按 “十个一摞” 摆好;最后一遍连钢镚都挨个摞起来,数到 “五百” 时,他长长舒了口气 —— 不多不少,正好五百块。

    这五百块是他和笑笑省了整整三个月的活命钱:早餐他从来舍不得买五毛钱一根的油条,每天揣两个两毛钱的馒头,揣在怀里捂热,就着公共水龙头的凉水咽下去,喉咙里总泛着点凉丝丝的疼;

    笑笑的铅笔用到只剩两厘米长,他就找了截小木棍,用橡皮把铅笔头绑在上面,笑笑握在手里硌得慌,却从来没说过疼,作业本正面写完写反面,连老师发的练习纸边角都要裁下来当草稿;

    夏天再热,气温飙到三十多度,他都没给笑笑买过一毛钱的冰棍,渴了就去公共水龙头接凉水,倒在旧搪瓷杯里,晾温了给笑笑喝。

    他把钱分成两摞:四百四十块用红纸包着 —— 这是赵经理要求的首月租金(一百二)加押金(三百二),一分都不能少。

    红纸是上次邻居结婚时送的,他一直没舍得用;剩下的六十块折成小方块,塞进内兜最里层,指腹反复蹭着纸币上的 “工人头像” 纹路,心里默念:

    万一签合同时要补上个月的水电费,或者路上买点东西,这点钱就是救命的。

    “明天单独去签合同,不叫王猛。”

    他对着笔记本轻声说,笔尖在 “单独” 两个字下面画了道横线,墨痕都晕开了。

    “先把钥匙拿到手,免得夜长梦多 —— 猛子性子急,上次黑皮来闹,他差点跟人动手,这次怕他跟着瞎紧张,坏了正事。”

    他又从抽屉里翻出笑笑的照片 —— 是去年过年时在照相馆拍的,十块钱一张,笑笑穿着洗得发白的蓝棉袄,手里攥着块硬糖(是他特意买的,五毛钱一块),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嘴角还沾着点糖渣。

    他把照片夹在笔记本里,照片边缘蹭着纸页,心里像被暖水浸过:这五百块,不仅是房租,更是笑笑能在亮堂堂的店里玩积木的希望,绝不能出岔子。

    第二步:装修规划 —— 省钱也要暖得像家

    林凡在笔记本上写了行加粗的字,笔尖都快把纸戳破了:“核心目标:让孩子进来就不想走,让家长觉得放心。”

    他太清楚以前的棚子有多糟了 —— 帆布顶漏雨,一到下雨天,地面全是水洼;墙是黑的,连灯泡都只有 15 瓦,家长带孩子来都匆匆忙忙,怕孩子磕着碰着,更怕环境不好影响孩子。

    这次新店必须不一样 —— 得像 “家” 一样,干净、亮堂,还得有温度,让孩子愿意待,家长愿意信。

    墙面:自己刷,省料又暖心

    墙面自己刷是定了的 —— 他前几天去巷口的建材店问过,袋装石灰要十块钱一袋,整块的石灰八块钱能买一大块,足够刷完十三平米的墙面,还能剩点补墙缝。

    建材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舀了点米黄色涂料在白纸上,晒干后是淡淡的暖黄,像春天晒过的被子颜色,老板说:

    “这色儿显亮,不刺眼,孩子进来看了不压抑,而且便宜,十五块钱一桶,够你刷两遍。”

    他特意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房子,墙面涂成浅黄,旁边写着:“刷两遍!第一遍补墙缝(用剩下的石灰混点胶水,建材店老板送了小半桶,说‘补完不裂’),

    第二遍刷均匀,从下往上刷,免得石灰水流下来留印子,刷完后通风一天,怕有味道。”

    地面:二手地板革,软乎又省钱

    水泥地不用铺瓷砖 —— 铺瓷砖得花好几十,还得请人贴,工费就要二十块,不划算。他计划先把水泥地扫干净,撒点清水(免得扬灰),等干了再铺块二手地板革。

    上次去旧货市场,他在一个倒闭的童装店摊位前停住了 —— 那有块二手地板革,上面印着小鸭子图案,有的地方颜色有点淡,但没破洞、没裂纹,摸起来厚得能捏出纹路。

    老板要二十五块,他磨了半天,说:“我开儿童店,孩子踩上去要软乎,你这地板革刚好,二十块我就拿,以后我进货还来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