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笑笑病了 (第3/3页)
没化的冰 —— 他没想到这老狐狸消息这么灵通,连他去李家庄的事都知道。
上周去李家庄收书,他特意选了个雨天,以为没人注意。
那天的雨是瓢泼式的,砸在自行车棚上 “噼里啪啦” 响,他穿的旧胶鞋鞋底有个小洞,骑到半路时,雨水灌进鞋里,脚泡得发白,每踩一下踏板,都 “咕叽” 响;
到李家庄时,裤腿卷到膝盖,还是湿得往下滴水,冷得他腿肚子直打颤。
老农住在村东头的土坯房里,门槛上长满了青苔,踩上去 “滑溜溜” 的,林凡站在门口等了半小时,老农才披着蓑衣出来 ——
那蓑衣是棕褐色的,上面还沾着稻草 —— 手里攥着用蓝布包着的《三打白骨精》,蓝布都洗得发白了,老农说:
“这是我 1965 年在供销社买的,给儿子当宝贝,现在儿子进城打工了,我眼睛花了,看不了了,才舍得卖。”
为了那本书,他硬是多给了五分钱,老农才松口,还反复嘱咐:
“你要好好待它,别弄丢了。”
这事除了老农,没第二个人知道,钱老西却能说得一字不差 ——
显然是在他身边安了眼线,说不定就是县城里那个收废品的老张,老张平时总跟钱老西一起抽烟,上次还问过他 “最近是不是收了不少旧书”。
心里一凛,脸上却露出点被抓包的窘迫。
林凡挠了挠头,指尖蹭过鬓角的汗 —— 天太热,又紧张,汗早把额发打湿了,一缕缕贴在额头上,蹭过皮肤时留下道白印,像撒了点面粉。
“钱老板您这耳朵也太灵了,跟装了顺风耳似的。”
他故意装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声音更软,还带着点结巴,
“不瞒您说,表叔催得急,说要的品种多,县城里转了好几圈,收不着啥像样的,我就只能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 ——
那自行车还是我从废品站淘的,链条总掉,上次去王台镇,还推着走了二里地。
价格嘛…… 乡下人实在,见着品相好点的,我也不好意思真按废纸价给 —— 人家留了几十年的东西,多给个几分一毛的,就当是跑腿费了。
说到底还是帮亲戚干活,没想那么多,也没赚啥钱。”
这话半真半假:承认去乡镇收书,是怕否认了更可疑;
把动机归为 “亲戚催得急”“年轻人心软”,是为了藏起 “靠信息差赚钱” 的心思 ——
他心里清楚,现在老版连环画还没热起来,五分钱收的书,遇到懂行的,能卖五块、十块,这差价是他给笑笑攒学费的重要来源。
上次笑笑说想要个新书包,他还没舍得买,就等着多赚点钱,给孩子买个带卡通图案的。
钱老西眯着眼,透过烟雾打量林凡。
眼前的年轻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浅蓝短袖,领口卷着边,袖口还磨破了个小洞 ——
是上次抱笑笑去医院时,被走廊的铁栏杆勾破的,他没舍得扔,用针线缝了缝,针脚歪歪扭扭的;
眼底带着熬夜的红血丝,像爬了几道红虫子,眼下的青黑重得像涂了墨,连胡茬都没来得及刮,扎在脸上;
怀里抱着病弱的孩子,连站姿都透着点疲惫,肩膀微微垮着 ——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大野心的人。
他心里的怀疑消了几分,可商人的本能让他没轻易松口,烟袋锅子又亮了亮,他吐了口烟,慢悠悠地说:
“原来是这样。”
他磕了磕烟袋,烟灰落在地上,碎成小粒,被风一吹粘在裤脚上 ——
他的裤子是卡其色的,沾了烟灰后格外显眼,裤腿还卷着,露出脚踝上的老疤,是年轻时在废品站搬书,被木板砸的,现在还留着个褐色的印子 ——
“我说呢,这破玩意儿现在还有什么搞头。不过,小林啊,你既然收到好东西,光给你表叔,可惜了。
我那边偶尔也有几个老主顾,就好这一口,专门找老版小人书怀旧,有的是退休干部,不差钱。
你要是有品相好的,匀给我几本,我帮你出手,价格肯定比你那废纸价强,怎么样?
也让你多少回点本,别光贴钱帮亲戚干活。”
图穷匕见了!林凡心里冷笑 ——
这老东西哪是来 “帮忙” 的,分明是想低价截胡。
他早就听说,钱老西最擅长这招:去年有个姓赵的小贩,不懂行,把一本 1958 年版的《西游记》以两块钱卖给了他,那本书品相完好,还是第一版的。
结果钱老西转手就卖给了外地来的收藏者,卖了五十块!那小贩后来知道了,蹲在聚宝斋门口哭了半天,钱老西连门都没开,还让侄子出来赶人,说 “愿打愿挨,怪谁?”
可脸上却没露半分,反而露出犹豫的神色。
林凡的手指在笑笑的衣角上轻轻捻着,把布角捻出个小褶 —— 那是笑笑最喜欢的粉色裙子,洗得有点发白,裙摆还绣着个小兔子。
“这…… 钱老板,这不太好吧?
我都答应表叔了,说收着好的都给他…… 而且我收的都是些破烂,也没什么好东西,怕您的主顾看不上,到时候砸了您的招牌……”
“哎,看看嘛,看看又不打紧。”
钱老西没等他说完,就起身往那个装连环画的纸箱走。
他的脚步不快,却带着股不容拒绝的劲,像老地主查自家的粮囤,每一步都踩得很稳,鞋跟碾过地面的碎石子,发出 “咔嚓” 的轻响。
走到纸箱边,他弯腰掀开盖在上面的旧蓝布,布上还沾着点霉斑 —— 那是上次下雨,棚子漏雨弄的,林凡没来得及洗,霉斑呈浅绿色,像长了层青苔 ——
他手指直接伸了进去,动作熟练得很,指尖拂过书脊,像在摸刚出锅的馒头,轻一下重一下,生怕捏坏了好货,又怕漏了珍品,指甲缝里的黑泥蹭在书脊上,留下道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