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釜底抽薪与格物之光 (第2/3页)
不该有的东西!”
最后一句,如同匕首,直刺要害。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龙椅上,嬴政深邃的目光掠过下方众臣,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带丝毫感情:“边郡糜烂,非一日之寒。李默所奏,虽有争议,然其心可鉴。着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府,会同李默,详议审计新规细则,择一二边郡试行。若果有成效,再行推广。”
没有立刻全面推行,但也没有否决。给了李默参与制定规则的机会,并允许试点。这已是始皇在权衡各方势力后,能给出的最大支持。
李默知道,这第一回合,他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的细则制定,才是真正的较量。
就在朝堂为审计新规争论不休之时,格物总院再次传来了好消息。
这一次,并非庞大的机械,而是源自最基础的“化学”科目。
李默很早就在格物总院设立了“化学”一科,最初只是指导工匠们如何更高效地提纯硝石、硫磺,以及摸索一些简单的酸碱反应。他兑换的【基础化学实验方法与常见化合物制备】知识,被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交给博士和匠人们去摸索。
负责“化学”科目的,是一位名叫徐福的方士。没错,就是历史上那个后来带着童男童女东渡的徐福。此时的徐福,尚未有后来那般大的名声,只是众多渴望得到朝廷认可的方士之一。他被李默“格物致知”的理念和总院提供的实验条件所吸引,投身其中。
李默对他的要求很简单:忘记那些虚无缥缈的炼丹长生,专注于观察物质变化,记录现象,总结规律。
徐福倒也有几分痴性,带着几个助手,整日泡在充斥着各种奇怪气味的化学工坊里,摆弄着瓶瓶罐罐。他们按照李默指引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常见的矿物和植物。
一次偶然的事故,让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尝试用海藻灰(富含碳酸钾)溶液与生石灰(氧化钙)反应时,由于操作不当,混合物溅到了旁边一块用来记录数据的、染了色的麻布上。助手慌忙擦拭,却发现被溅到的地方,颜色竟然变得异常鲜亮、牢固,用水也难以洗去!
徐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现象,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一种利用海藻灰和生石灰反应生成的碱性溶液(氢氧化钾),对某些植物染料,尤其是靛蓝,有着极佳的固色效果。染出的蓝色,色泽纯正,不易褪色,远胜当时通用的媒染方法。
他将一小块用新法染出的、湛蓝如秋日天空的布帛,激动地呈送到李默面前。
“总院令!此色……此色坚牢无比!属下称之为‘安西蓝’!”徐福声音都在颤抖。对于一个曾经的方士而言,这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造化之功”,远比炼出一炉似是而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