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古茶树下悟真法! (第2/3页)
勤勉,将丹殿、丹师考评等打理得井井有条,为韩阳和陆明月分担了大量俗务。
与此同时,宗门的新老交替也在悄然进行。
老一辈真传弟子也迎来了结丹的高峰期。
有人沐浴雷劫,金丹终成。
也有人功亏一篑,在雷劫中道消身殒,令人扼腕叹息。
而新一代真传弟子已开始崭露头角,逐渐登上宗门舞台,在大比和各项事务中渐露锋芒。
值得一提的是,宋玉师兄在南荒战事结束后便闭关苦修,全力冲击筑基巅峰,其进展备受关注。
真正的震动,发生在韩阳回宗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
那一日,紫霞峰上空骤然霞光万丈,云气翻涌如海,磅礴的灵压席卷四方。
峰主陆明月成功突破至金丹巅峰!
这位金丹女修,一举成为白云宗宗主白忘机之后第三位金丹巅峰修士。
消息传出,各峰震动。
经此一事,紫霞峰实力暴涨,俨然已成为仅次于有元婴真君坐镇的白云峰、玉霄峰之外的第三大主峰。
虽然与前两峰尚有差距,但其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之后的日子。
宗门上下皆在忙碌中蓬勃发展:白云峰忙于整合南荒资源,玉霄峰着力修复受损大阵,各峰弟子或巩固修为,或接取任务积攒贡献。
韩阳也不例外。
返回宗门的这半年里,他与往常无异,照常炼丹、修行、处理峰内事务。
半年后的一个午后,暖阳和煦,微风不燥。
三十一岁的韩阳,正静坐于小院外那株凝神古茶树下查阅玉简。
他刚轻呷一口温热的灵茶,动作却突然顿住。
一道难以言喻的灵光,毫无征兆劈开识海,如混沌初开!
没有预兆,没有缘由,顿悟之感,如同决堤洪流,瞬间冲垮了长久以来的桎梏与迷障。
“大道无名……”
一声叹息从他口中说出,韩阳的双眸失去了焦点,眼前不再是茶树与玉简,而是无尽翻涌的道则轨迹。
他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
在他的感知世界里,过往所学的数万卷功法典籍。
从粗浅的练气诀要,到深奥的宗门根本化神秘典。从锤炼筋骨的体修秘术,到凝练元神的神识观想。
从丹道功法中的君臣佐使,到人体经络的周天星图。
所有知识、所有感悟,此刻全都脱离了文字的束缚,化为最本源的道痕。
在他心神中疯狂碰撞、融合、交汇。
他并非无根浮萍般凭空臆想,而是立足于自身“枯荣体”这一根本,以极品双灵根为桥梁,稳稳站在了修仙界无数开创功法先贤的巨人肩膀上,俯瞰着万法源流。
他要做的,在积累中,提炼出独属于他自己的“道”,踏出自创功法的第一步!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又无比美妙的过程。
他的神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演着,从过往所学,到今日所悟,无数条行功路线在心神中幻生幻灭。
他“看”到,代表“枯”的衰败、寂灭之力,与代表“荣”的生机、勃发之意,如同阴阳双鱼,开始在他体内、在他意念的引导下,缓缓旋转、交织。
丝丝缕缕玄奥的岁月气息,不受控制从他周身弥漫开来,使得他周身的光线都开始扭曲,古茶树的叶片在他身旁时而嫩绿如新芽,时而枯黄如深秋,循环往复。
一天,两天……半个月悄然流逝。
他进入了创法的关键时刻。
体内磅礴的法力,不再遵循任何已知功法的路径,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本能朝着一条最为契合他道体与灵根的轨迹,开始缓缓运转,开辟着前所未有的前路。
他始终枯坐树下,气息与整个紫霞峰,与天地融为一体,呼吸间暗合着某种自然的韵律。
若非那周身不断流转的枯荣意境与岁月之力,几乎让人以为他已坐化。
整整三个月过去。
这一日,当初秋的第一片落叶,即将飘落至韩阳肩头时,他周身那紊乱而强大的力场骤然一收,所有异象尽数敛入体内。
一直紧闭的双眸,倏然睁开。
从天人合一的境界退出后。
韩阳眼底深处,左眼仿佛有草木荣枯、万物生发,右眼则似有时光流转、归于寂灭。
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最终归于平静,最终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清明。
成了。
历经三月天人交感,万法熔于一炉,一部脱胎于万卷道藏、却又超脱其外,完美契合韩阳“枯荣体”与“岁月感悟”的独门功法雏形,终于在他体内初步构筑完成。
这虽仅是基础篇的框架,却意味着韩阳真正踏出了超越前人、自成一道的关键第一步。
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