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落日 第十八章 两只锦囊 (第3/3页)
独自拆开了那只锦囊。缣帛之上,乃是其父熟悉的虬劲笔迹,所述策略竟与眼前局势丝毫无差!关羽于信中判明,吕蒙骄矜,必以水师载步卒尾随,欲以逸待劳。令关平即刻于汉水北岸寻觅水陡滩浅、不利登临之处,弃尽辎重,轻装疾走,北遁荆山。若能会合周仓部最好,若不能,则各自奔往筑阳方向,自有接应。
读至末尾,另有数行小字,竟是父亲私语。关平览毕,眼眶骤红,英雄泪再难抑制,扑簌而下。他面北而拜,将锦囊贴身藏好,再出帐时,脸上已不见悲戚,唯余铁血决绝。
“传令!弃车仗,留下口粮,余者尽焚!全军转向,进山!”
军令如山,虽士卒疑惑,却执行迅速。顷刻间,车辆物资等被付之一炬,浓烟滚滚,直冲霄汉。
关平引军离岸,直扑北面层峦叠嶂。所选之地,正是河岸陡峭、吴军巨舰难以靠岸之处。身后江面上,吴军水师哨船上的兵卒眼睁睁看着这支“大军”焚毁物资、遁入山林,徒呼奈何,只得急报主将蒋钦。
蒋钦得报,愕然顿足,方知中了对方金蝉脱壳之计。那红脸贼竟连自家儿子也用作疑兵,狠辣至斯!他一面遣快船飞报吕蒙,一面硬着头皮令部分水军尝试登陆追击,然岸峻水急,舟师难靠,登陆之卒零星散乱,岂敢追入深山?只得望林兴叹。
而关平率部入得荆山,如鱼入海。他效法裴谦练军之法,分兵为数列,斥候前出,交替掩护,专拣险峻小径疾行。虽路途艰苦,然甩脱追兵,目标明确,军心反而为之一振。
这支被当作弃子的偏师,正依关羽筹谋,于绝境中硬生生踏出一条生路,朝着西北方向,坚定前行。
--------------------
父关羽字谕平儿:
见字如面。
吾平生自矜,傲于士大夫,轻于天下人,以为智勇无双,终致今日倾覆之祸。水淹七军之日,便是某目空一切之时,今日思之,心如刀绞,羞愧难当。此皆吾之过也,非战之罪,实乃骄矜之败。
幸得天怜,使吾儿于行伍之中,得识裴谦此等国士。彼有经天纬地之才,洞悉人心之智,临危不乱之勇,更兼赤诚忠义之心。当日若非汝力荐,若非彼献‘联魏缓吴’、‘断尾求生’之策,我荆州军民,早已十不存一。是汝与行之,为父挽回了些许颜面,救下了数万生灵。此功此德,父铭记于心。
然大厦已倾,独木难支。父决意亲率一军,北向析县,行此诱敌之策。此非求死,实为求生——为大军求生,为汝与元福(周仓字)、元俭求生,亦为我荆州旌旗不绝求生。吾意已决,勿复多言。
此番以身为饵,非独行也。都督赵累,总揽粮秣军械,襄阳溃败之际,调度失据,军心浮动,其责难逃。更兼其性狷介,若留于你或元福军中,恐日后与裴谦、元俭等龃龉,反误大事。故带其同行,既为督其职守,亦借此役了结此番因果。此乃军法,亦为父之权衡,非关私怨,你需明了。
平儿,汝需谨记:不可意气用事,不可回头来救,更不可做以卵击石之蠢事!汝之要务,乃依计行事,跳出死地,尽可能多的带领将士们逃出生天,前往房陵与裴谦会师。保存薪火,方为上策。
裴谦之才,远胜为父。汝日后当倾心倚仗,凡事多纳其言,必能化险为夷,匡扶汉室。
另有一言,汝需静听。汝于军事一道,天资虽非颖悟,然性情敦厚,谨诚守义,此乃美德。为父已决意向汉中王请命,为你于朝中或州郡谋一高位厚禄之文职,莫要再领军上阵。非是父轻视于你,实乃知子莫若父,你不必强求于此道。沙场凶险,非你所长,父……不忍再见你涉险。
家中汝弟关兴,年少气盛,需汝多加看顾教导。待我走后,汝便是关氏一门之支柱。
父此生无愧于天地君王,唯负荆州将士,亦负汝与兴儿。勿以为念,努力前行。
父羽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