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落日 第十八章 两只锦囊 (第2/3页)
虞翻和潘璋都注意到,吕蒙脸上那丝闲适的笑意慢慢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早已预料却又终于到来的凝重。
良久,他忽然轻笑一声,将那军报随手递给身旁的虞翻,声音不高:“图穷匕矣。”
虞翻快速看完,面色也是一肃。潘璋虽未看到内容,但听吕蒙此言,心下明白,关羽终于动了。
吕蒙略一沉吟:“关羽分兵三路,欲惑我耳目。南辕北辙,已是穷途末路之相。”
“传令蒋钦:水师哨船严密监视江面,南岸那支敌军,既欲南来,便‘礼送’一程。予我盯紧他们,看其究竟欲往何处,将五千兵马与他,若其真欲渡江,半渡而击之;若其徘徊不去,便困之于江岸!”
“再令:孙皎!”
“末将在!”
“予你一千精锐,尾随西进荆山那一路。彼辈钻山沟、往上庸,多半也是疑兵之计,或想与那首鼠两端的刘封、申耽碰碰运气犹未可知。”他顿了顿:“山高路险,缺粮少药,且看能撑到几时不自溃。你此去,能战则战,不必死战;若其溃散,便收拾首级;若其真能走到上庸城下……”
吕蒙意味深长地拖长了语调:“便替我看一看,那刘封、孟达,究竟敢不敢开这个城门!将此间情状,细细报来便是。”
“至于北上去析县的那一路……”吕蒙冷笑一声,“关羽妄想行险,北窥中原,此乃自寻死路。曹仁、徐晃自会料理,不必我等劳心。”
“但有一节要晓瑜蒋钦,务必要确认关羽所在哪一路,此为重中之重,如有差池,军法不容!”
吕蒙一连串命令下达,虞翻与潘璋正待领命而去,又一名侍从近前,低声禀报:“都督,北岸斥候接应到几人,是陆逊都督麾下亲卫。”
吕蒙眉头一蹙。
侍从继续低声道:“据称,陆都督探得房陵一处关隘正在筑城,遂率精锐夜袭。然敌军戒备森严,抵抗酷烈,我军失利,伤亡甚重。混乱中,与陆都督失散,至今……下落不明。”
场间一时寂静,只余远处校场隐约的操练声。
潘璋面色一变,看向吕蒙。虞翻也屏住了呼吸。
吕蒙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目光沉了下去。他沉默片刻,抬头深深的看了眼潘璋道:
“文珪,你亲自去处理。”他的声音不高,只身边的人能听清。
“问问清楚。”他顿了顿,补充道:“所有知情者,均要妥善安置。倘若今后有流言与此有关,唯你是问。”
“唯你是问”四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潘璋心头一凛。他立刻抱拳:
“末将领命。”
潘璋转身快步离去。
吕蒙转而望向北面,目光幽深,看不出是忧是怒,或是别的什么。
虞翻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保持了沉默。
--------------------
就在江东与曹魏皆为关羽动向而调动兵马之际,荆州大营之内,一场生离死别正在上演。
临行时分,都督赵累与关平、周仓、廖化等将一一拜别,众人也知此去路途凶险,恐再无相见之期,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周仓、关平还一起跪拜关羽,关羽豪迈的哈哈一笑让众人莫再效那小儿女之态,催促众将速速启程。
可赵都督不知道的是,关羽早早给了关平、周仓每人一只锦囊,分别叮嘱了何时开启。
大军旋即拔营,依计分作三路,扬起烟尘,各奔前程。
关平领军沿汉水北岸迤逦而行,依父命大张旗鼓,旌旗尽展,鼓号不歇,唯恐对岸的吴军水师窥不见自家声势,其势虽盛,却如无根之木,前行一步,便离绝地近了一分。一连两日,果见江中时有东吴哨船远远缀着,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既不靠近,也不远离。
第三日拂晓,关平依关羽临行前的嘱咐,于帐中屏退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