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落日 第十三章 螳臂当车 (第3/3页)
日的不动声色。他没有斥责,也没有赞同,只是沉默地看着他,那目光深邃,仿佛已看到了重重关山之后的血火之路。
良久,他才缓缓道:“此事……容后再议。你且先去整备部曲,做好明日开拔的准备。”
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将关平后续所有的话语都堵了回去。
关平知道,父亲心意并未改变,只是暂时压下了这个话题。他胸腔中被一股炽热而酸楚的情绪填满,还想再争,却见父亲已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案上的舆图,那只骨节分明的大手,正重重地按在标志着“断后”位置的那片险隘之上。
他最终将话咽了回去,重重一抱拳,喉咙有些发紧:“……诺。孩儿告退。”
退出大帐,寒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那团焦灼与深重的阴霾。父亲方才那罕见的神情和话语,不像是一次军事部署,更像是一种……托付。
他不敢再想下去。
--------------------
摩陂,魏军联营中军帐。
暖炉烧得正旺,炭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帐隙间渗入的冷气。
魏王曹操倚在盘龙宝座上,宽大的锦袍也难掩其身形近日来的清减。他手中捧着一卷帛书,良久不语。那双能洞察人心的锐利眼眸,此刻竟显得有些游离,仿佛穿透了帛书,望向了很远的地方。帐下文武重臣——荀攸、贾诩、司马懿、刘晔等——皆屏息凝神,分列两侧矮案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的寂静。
那帛书,是前将军关羽的亲笔信。送信之人,是刚刚被释放归来的于禁。与他一同归来的,还有盛放在沉香木匣中的、曹操曾为之流涕的庞德的首级。
终于,曹操的手指轻轻拂过帛书上那力透纸背、雄健飞扬的字迹,仿佛在触摸一位故人,一位仇敌,一位他倾尽心力也未能折服的骄傲灵魂。
他并未发怒,反而发出了一声极轻、极复杂的叹息,那叹息里包含的情绪如此浓稠,让在场的智谋之士们都一时难以分辨。
“云长啊云长……”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竟似带着一丝无人能懂的痛惜与欣赏,“纵是身陷绝境,刀架于项,你递出的战书,依旧这般…正气凛然”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群臣,不再是纯粹的君王威严,而是染上了一抹个人化的感慨:“天下名将,或有勇无谋,或智而乏胆。唯有关云长,勇可震三军,谋能洞大势,更兼这一身…呵,这一身孤绝于天下的傲骨!白马解围时,孤便知,此人真乃国之瑰宝,世间无二。”
他的语气渐渐激动,手指叩击着案上的帛书:“可他偏偏不肯为孤所用!昔日在许都,孤上马金下马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赠他赤兔马,表他为汉寿亭侯…倾心相待,竟不能移其志分毫!水淹七军,逼得孤几欲迁都以避其锋…如今身陷重围,却又能写出这般书信!”
曹操猛地站起身,锦袍拂动,情绪澎湃:“他这是在指着孤的鼻子说:'曹孟德,你看,这天下能与你对弈局中、旗鼓相当者,唯有关某!孙权小儿背盟袭后,行此龌龊勾当,生生搅乱了棋局。你若是英雄,便当先与我联手除了这卑鄙之徒,你我再堂堂正正一决雌雄!'”
曹操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愤怒,有挫败,但最深处的,竟是一种被认可的奇异满足感。“他这不是乞降,这是在与孤…分说英雄!”
帐内鸦雀无声。众臣皆被曹操这番罕见的情感流露所震慑。
良久,曹操眼中的感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锐光。他缓缓坐回盘龙宝座上,声音变得冷硬:"于禁丧师辱国,降敌苟活,斩!"
他转向帐内的持节郎,语气斩钉截铁:"派快马前往樊城,传令曹仁、徐晃:关羽名为求和,实为缓兵,尔等堕其彀中,坐失战机,其罪一,云长实乃国之大敌,毋再为其所惑,当倾全力出击,断其归路,务必全歼。若再纵敌,二罪并罚,军法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