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满朝文武惊恐,朱栢杀来了! (第2/3页)
可现在,那龙在嘲笑他,那宝珠也变得冰冷刺眼。
他死了。
他们都死了。
朕的将军们,朕的兄弟们,都被朕亲手送走了。
朕把自己的爪牙全都拔了,把自己的臂膀全都砍了。
现在,那个逆子带着刀来了,朕拿什么挡?
拿什么去杀他?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
一张张陌生的,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面孔。
文臣。
全是文臣。
齐泰,黄子澄……
这些都是他为允炆准备的肱股之臣,是治国安邦的笔杆子。
可现在,他需要的是刀,是能见血的刀!
他的视线越过这些文人,在武将的行列里搜寻。
稀稀拉拉,寥寥无几。
都是些什么人?
守卫京师的宿将?
或是靠着祖上功劳荫封的二世祖?
耿炳文?
老了,太老了。
当年的长兴侯,如今怕是连刀都提不动了。
朱元璋的视线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便失望地移开。
让他去?
怕是半路就得病死在军中。
郭英?
武定侯郭英倒是还在。
可他……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郭英是善战,可他太稳,太谨慎,让他守城尚可,让他主动出击,去迎战朱栢那种疯子的虎狼之师,他没有那种一往无前的气魄。
不够,都不够。
朕需要一个像蓝玉那样的疯子,一个像傅友德那样的猛士!
一个能让朱栢那个逆子听到名字就两腿发软的帅才!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浑浊的眼中再次燃起疯狂的火苗。
他死死盯着那群武官,试图从那些平庸的身影中,挖掘出一毫的将才锋芒。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一个身穿华服,身形高大,面如冠玉的年轻人身上。
那年轻人站在武官队列的前排,鹤立鸡群。
他感受到皇帝的注视,身子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但那挺直的腰板,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几分自得与骄傲。
李景隆。
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
朱元璋的嘴唇哆嗦了一下。
李文忠……
那个他视如己出,倚为长城的亲外甥。
如果文忠还在,何至于此!
文忠用兵,沉稳中不失奇诡,大局观冠绝当世,有他在,十个朱栢也翻不起浪来!
可文忠死了,只留下这么一个绣花枕头。
朱元璋对李景隆的印象,就是一个整日只知呼朋引伴,斗鸡走狗,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
空有一副好皮囊,肚子里全是草包。
靠着他老子的功劳,袭了爵位,在京城里混得风生水起,人人都叫他“小曹国公”,可谁都知道,他比他爹差了十万八千里。
用他?
朱元璋的心里涌起一阵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