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为了宝贝孙儿,杀几个藩王助助兴! (第2/3页)
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早就想动手了。
从朱标死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些儿子,会成为允炆登基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尤其是老四,朱棣。
那个在北平羽翼渐丰的燕王,野心几乎都写在了脸上。
他比朱栢更聪明,更会隐忍,也更危险。
朱元璋原本还打算慢慢来,一个一个地削,一个一个地剪除羽翼。
可现在,朱栢这个蠢货,自己把脖子伸过来了。
还送了他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为允炆祝寿。
多好的由头!
他所有的儿子,都会从各自的封地赶来金陵。
他们会齐聚一堂,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多么完美的屠宰场。
此时此刻。
荆州,长沙,朱栢调兵百万,百万大军风声鹤唳。
就在朱元璋于深宫之中布下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罗网时,他不知道,一张更大、更缜密的巨网,早已从四面八方,朝着他和他那宝贝孙子所在的应天府悄然收拢。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博弈。
这是战争。……
荆州,湘王府,早已人去楼空。
真正的中军大帐,设在数百里外一处不起眼的深山峡谷之中。
这里,才是整个风暴的中心。
巨大的沙盘上,应天府的轮廓被精细地勾勒出来,周围的山川、河流、关隘、要道,无一遗漏。
数十名参谋屏息凝神,不断用红色的小旗更新着情报,每一面旗帜的移动,都代表着一支庞大军队的推进。
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冷肃如冰。
朱栢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立于沙盘之前。
他的脸上没有即将掀起滔天巨浪的狂热,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那双曾被朱元璋评价为“温和”的眼眸,此刻正倒映着沙盘上纵横交错的杀机,宛如两口吞噬光线的古井。
“殿下,”
李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没有半点波澜,仿佛他正在汇报的不是一场足以颠覆皇朝的百万兵马大调度,而是一次寻常的秋收,“十路大军,已于昨日子时前,全部抵达预定位置。粮草、军械、马匹,皆已按计划分发完毕。沿途所有可能向金陵传递消息的驿站、信鸽、快马,尽在掌控之中。”
他顿了顿,抬手指着沙盘上几处关键节点:“霍去病将军的骠骑营,已如一把尖刀,插入镇江以北,彻底切断了应天府与山东、北平的陆路联系。”
“韩信将军的水师,化整为零,伪装成商船、渔船,彻底锁死了长江水路。此刻,任何一艘想从下游进入应天府的船只,都无异于自投罗网。”
“白起将军率领的三十万主力,陈兵于采石矶对岸,偃旗息鼓,只待殿下一声令下,便可渡江,直扑应天府南门。”
“项羽将军……”
李靖每报出一个名字,朱栢的指尖便会在沙盘上对应的位置轻轻划过。
霍去病。
韩信。
白起。
项羽。
岳飞。
冉闵。……
一个个在历史长河中光芒万丈的名字,如今,都成了他手中最锋利的剑。
“很好。”
朱栢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贾诩先生,你那边呢?”
角落的阴影里,一个瘦削的身影微微躬身。
贾诩慢悠悠地走出,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殿下放心,‘毒’已经下好了。卢渊那条狗,比我想象的还要听话。他递上去的奏报,只会告诉陛下,湘王殿下您‘孤身赴险,忠孝可嘉’,麾下玄甲军‘军容不整,疏于操练’。想必此刻,太孙殿下已经在盘算,该用哪种姿势坐上您的皮做的龙椅了。”
“呵。”
朱栢发出一声轻笑,笑声里带着刺骨的冰冷,“让他想,让他多想一会儿。人啊,总得有点盼头,不是吗?”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帐内所有将领:“父皇想在应天府给咱们摆一场鸿门宴,想把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当成猪狗一样宰了,给他那个好圣孙铺路。”
“可惜啊……”
他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他以为自己是猎人,却不知道,他和我那好侄儿,早就是笼子里的困兽。”
朱栢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天下。
“传我将令!”
“十路大军,引而不发!”
“我要让整个应天府,变成一座孤岛!我要让所有的勤王兵马,都变成地图上的笑话!”
“我要让父皇……亲眼看着他最珍视的一切,是如何在我面前,一点点化为齑粉!”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战意,在每个人的胸中升腾、翱翔!……
夜色如墨。
大明广袤的疆土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正在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