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报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2章 报复。 (第2/3页)

情绪。

    这位千古明君,在对外战争、国家治理上英明神武,堪称典范。

    偏偏在对待自己儿子,尤其是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屡屡展现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昏聩。

    李世民亲手点燃了李泰的野心,将李承乾逼入恐惧和绝望的角落。

    他是从玄武门的血泊中杀出来的,应该最清楚皇位继承权模糊不清会带来何等惨烈的后果。

    更荒谬的是,在李承乾谋反事败后,李世民差点相信了李泰那番“杀子传弟”的鬼话。

    这种违背人性常伦、毫无可信度的承诺,居然能打动精明的李世民。

    李逸尘只觉得,李世民或许是历史上最悲剧的帝王之一。

    他亲手打下了锦绣江山,开创了盛世根基,却亲手废黜了嫡长子承乾,又因群臣反对和李泰的野心暴露,不得不废黜了溺爱的魏王李泰。

    最终,为了保全其他儿子的性命,他选择了性格相对温和的晋王李治作为继承人。

    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他绝不会想到,这个看似稳妥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他心爱的小才人武媚,变成了儿媳妇,继而成为皇后、天后,最后登基为帝,改唐为周。

    那个他寄予厚望的李唐皇室,在武则天的屠刀下几乎被杀戮殆尽,血脉几近凋零。

    他毕生奋斗想要传承下去的李氏江山,险些在他身后二世而斩,这何尝不是对他晚年家庭治理失败的最大惩罚?

    这些冰冷的历史事实在李逸尘脑中一闪而过,让他对眼前这位绝望太子的处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逸尘心中暗叹,眼前的太子,经过自己多番引导,本已渐渐走出阴霾,开始学着用更成熟的方式思考和应对困局,正慢慢走上储君应有的正道。

    可李世民这记昏招,如同在太子心头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瞬间将他内心好不容易压下的、对自己父皇和自身地位的深层恐惧,再次勾了起来,甚至比以往更甚。

    更让李逸尘心中警铃大作的是,他记得史书记载,李世民马上将会下诏。

    追复李建成皇太子称号,追复海陵王李元吉为巢王,并依礼改葬。

    这看似是帝王彰显仁德、宽恕过往的举动,但对于敏感多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