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好!好!真是大快人心! (第2/3页)
行径是在损害储君权威,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他恳请陛下圣心独断,维护太子应有的权责,准其所请,以安东宫之心,以正朝廷之风。
看完奏疏,李世民久久不语。
魏征的话,像一把重锤,敲在了他心中某个敏感的位置。
他不得不承认,魏征的担忧有道理。
他一方面希望太子成长,另一方面却又在太子初次重要举荐时,因朝议压力而轻易搁置,这确实可能向朝臣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削弱太子的权威。
是否……自己对这个儿子,还是助力太少,考验太多?
魏征这份毫不避嫌、直抒胸臆的奏章,让他原本因“搁置”而略显倾向的天平,再次产生了微妙的摇摆。
……
东宫。
李承乾独自坐在显德殿内。
右手的指关节还在隐隐作痛,那是先前砸在柱子上的痕迹。
可此刻,那股灼烧肺腑的怒火,奇异般地冷却了下来。
他不再去想那些臣子们或倨傲或冷漠的脸,也不再反复咀嚼那份被当众“搁置”的屈辱。
李逸尘的声音仿佛在他耳边响起,冰冷而清晰:“殿下,博弈之道,在于看清格局,计算得失,而非意气用事。”
博弈……是的,这是一场博弈。
他,李承乾,是局中人之一。
而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次回合的较量。
他开始尝试用李逸尘所授的方法,去拆解那些反对者的立场。
李勣,兵部尚书,他反对的理由是“不通军务”。真的仅仅是因为李素立不谙兵事吗?
西州设黜陟使,总揽开发,必然涉及屯田、戍防,甚至与安西都护府的权责交织。
李勣执掌兵部,军方在西域的利益盘根错节。
一个完全由东宫举荐、且易于控制的文官坐镇西州,是否会打破军方在边陲的某些固有格局?
或者,李勣本人,或者他代表的军方势力,是否希望这个位置由更贴近他们利益的人来担任?
他的反对,是出于公心,还是为了维护兵部的权柄,乃至他英国公一系在西域的影响力?
李承乾的思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他将每一个反对者都视为棋盘上的一子,尝试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