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怒,则授人以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章 怒,则授人以柄。 (第3/3页)

多少?若殿下决意处置,又当如何处置?是仅罢官去职,小惩大诫?还是依《唐律》,彻查严办,下狱问罪,以正视听,以儆效尤,让东宫乃至天下官吏皆知殿下反腐肃贪之决心?”

    李承乾想厉声斥责柳奭用心险恶,借题发挥。

    那熟悉的、想要毁灭一切的冲动在他胸腔里翻腾。

    “怒,则授人以柄。”李逸尘的话再次如冰锥刺入脑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强行将那团灼热的怒火压入心底。

    大脑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冰冷地运转起来。

    柳奭?

    他并非魏王核心,今日竟敢如此发难,必是受人指使,得了十足凭据。

    硬撼其锋,正中下怀。

    孤此刻不能怒,孤要……看清他的棋路。

    “柳御史所奏之事,关系官员操守,亦关乎东宫清誉。”他顿了顿,“孤需时间,理清此中细节,亦需召询东宫相关官员,查明原委。”

    柳奭一直仔细观察着太子的每一丝反应。

    见他非但没有暴怒失态,反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甚至说要“理清细节”、“召询官员”,心中先是微微诧异,随即涌起一股更深的得意。

    强装镇定?

    拖延时间?

    正合我意!

    他要的就是太子无法立刻做出完美应对,要的就是将此事的影响持续发酵。

    柳奭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那笑意带着尽在掌握的从容。

    他微微躬身,语气依旧保持着臣子的恭敬,但话语间的步步紧逼丝毫未减。

    “殿下慎重,臣能理解。”

    柳奭闻言,脸上那丝“欣慰”的表情再次浮现,仿佛真的很高兴太子能“循律行事”。

    他躬身道:“殿下既愿循律而行,臣自当静候结果。”然而,他的下一句话,却彻底封死了李承乾想要内部消化的最后一丝可能。

    “只是,为免东宫自查或有‘灯下黑’之嫌,臣已于今日清晨,将所获王顺、王达贪墨之部分线索与证人证词,抄录一份,呈送大理寺备案。想来三法司联动核查,更能确保此案水落石出,彰显我大唐律法之公正严明,殿下以为如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