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意味着什么? (第2/3页)
们再去细细谋划,务必将于志宁说动!同时,将太子过往劣迹,尤其是与称心、汉王、突厥习俗相关之事,整理成册,务求细节详尽,人证物证若能罗织……更好!本王要送那跛子一份大礼!”
魏王府的密谋,在夜色中悄然进行。
而两仪殿内的李世民,此刻也并未安寝。
他听着王德详细禀报今日东宫咨政堂内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太子应对的完整过程,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久久不语。
太子的表现,确实再次出乎他的意料。
应对韦思谦的那番引经据典、反诘驳斥,虽与上次两仪殿问对一脉相承,但更显沉稳老练。
旋即,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太子今日这番应对,尤其是对西洲之策的迅速接纳与承诺推动,看似流畅自然……但朕总觉得,过于……工整了。仿佛每一步,都被人预先算计好一般。王德,你说,太子之前……是不是在藏拙?”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难以遏制。
难道李承乾以往的顽劣不堪,有一半是装出来的?
为何要装?
是为了麻痹朕?
还是为了……等待时机?
王德心头一凛,伏身道:“陛下明鉴,臣……臣不敢妄测。”
李世民冷哼一声,不再追问。
他知道,从王德这里问不出更多了。
“继续盯着。尤其是明日,看看还有哪些人要去东宫‘纳谏’,太子又是如何应对的。”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闪,“朕倒要看看,这出戏,他能唱到几时!”
夜色如墨,泼洒在长安城的里坊之间。
宵禁的鼓声早已响过,各坊门紧闭,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夜金吾卫沉重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寂静。
然而,在这座帝国都城的某些深宅大院之内,烛火却并未因宵禁而熄灭,反而在重重的帷幕之后,跳动着更加幽微的光影。
醴泉坊,郧国公府。
这处宅邸的主人,是已故郧国公殷峤的嗣子,殷元。
殷峤,凌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