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博弈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章 博弈论 (第2/3页)

谊,只论利害。您会如何选?”

    李承乾的额头微微见汗。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信对方,可能遭受最坏的结果;

    不信对方,主动背叛,或许能得最好结果,但也可能引发更坏的结果。

    “孤……孤不知……”李承乾感到一阵烦躁,“这似乎无论怎么选,都难有万全之策!”

    “殿下,请再思量。”李逸尘引导道,“若您是他的同伙,您会如何猜想他的选择?”

    李承乾愣住,尝试换位思考。

    “他……他定然也怕孤背叛他……他若猜想孤会认罪,为自保,他必会选择认罪!如此,至少判八年,好过独坐十年。”

    李承乾的思路逐渐清晰,语速加快,“反之,他若猜想孤不认罪,他为求那释放之机,更可能选择认罪指证孤!”

    李逸尘追问:“那么,无论他如何想,他选择认罪,对他而言,是否总是更有利?至少,最坏不过八年,而若运气好,还能得释放?”

    李承乾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猛地抬头,瞳孔收缩。

    “是……是这样!”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无论孤如何选,对他而言,认罪总是比不认罪更有利!反之……对孤而言,亦是如此!认罪,最坏八年,可能释放;不认罪,最好一年,可能十年!”

    李逸尘重重地点了下头。

    “故此,在这场博弈中,对于每一个囚徒而言,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自己选择认罪,总是比选择不认罪更有利!这,便是‘优势策略’。”

    “优势策略……”李承乾喃喃自语,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他感到一种冰冷的逻辑力量,无情地剥开了情谊和承诺的外衣,直指最核心的利益计算。

    “所以……”李承乾的声音干涩。

    “所以最终,两人都会选择认罪,各判八年?明明有都不认罪、各判一年的更好结果,却因为互不信任,都害怕被对方背叛,而主动选择了更坏的结果?”

    “殿下圣明,正是如此。”李逸尘肯定道。

    “此乃‘囚徒困境’。它揭示了在一个缺乏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