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若是父皇强行废立呢? (第3/3页)
大略,岂会不知?他对魏王的宠爱,或许有真心,但也未尝不是一种对殿下的鞭策和制衡。
“陛下真正想要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儿子,而是一个懂事、可控、不会威胁到他皇权,但又足够在将来继承大统的储君。”
“殿下昨日所为,虽然激进,但却歪打正着,让陛下看到了殿下并非完全懵懂无知,也看到了殿下开始思考权力规则。这反而会让陛下产生一丝忌惮,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您。这就是您的机会。”
李承乾听得入神,身体不自觉前倾。“机会?”
“没错。”李逸尘点头,“陛下接下来,必定会继续试探殿下、观察殿下。他会用各种方法,来确认殿下的变化是真是假、来寻找殿下的破绽,甚至……可能会故意刺激殿下,引诱殿下犯错。”
“殿下的应对之道,便是稳守,以不变应万变:不主动挑衅、不抱怨、不诉苦、不露任何破绽;专心读书,思考治国之道;对待陛下,保持储君的恭敬和距离;对待兄弟,保持长兄的宽厚和警惕;对待臣子,保持未来的君主应有的气度。
“只要殿下不犯大错,陛下便难以找到废黜的借口。而时间拖得越久,朝中支持嫡长继承的大臣们便会越发稳固地站在殿下身后。此消彼长,殿下的位置,便会越来越稳。”
“那……若是青雀步步紧逼?若是父皇强行废立呢?”李承乾追问,眼中仍有忧色。
“那便是‘兵来’之时。”李逸尘目光沉静,“届时,便需‘将挡’。但挡的方法,绝不是动用武力,而是动用规矩、动用礼法、动用朝臣的力量、动用天下舆论的力量。大唐以孝治天下、以礼制国,废长立幼,于礼不合,必将引来众多诤谏。陛下亦不能不有所顾虑。”
“殿下要做的,是让自己站在礼法和规矩的一方,让所有反对废黜的人,能够理直气壮地为殿下说话。而陛下,若强行行事,便要承担违背礼法、动摇国本的历史风险。陛下是明君,他会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