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注音和标点符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9章 注音和标点符号 (第3/3页)

,他对道教的改革,也意味着对道士的要求很高。

    过经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能用上节省断句的标点符号,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减轻很有帮助。

    李静观和徐知常这两个道教大佬,很快接受了这个略显陌生的事物。

    而另外一种符号,吴晔解释过后。

    两人干脆目瞪口呆,比起标点符号,注音符号出现的意义很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如果说标点符号是断句方便的话,这种符号就是标注读音。

    “这些符号,类比反切法?”

    徐知常闻吴晔解释后,很快想到差不多的东西。

    古代并不是没有注音方法,相反还有很多,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还有影响最大的反切法,这些注音方法都还流传。

    只是它们都各有缺点,却没有真正流传开来,

    比如最流行的反切法,它东汉末年受梵文拼音字理启示产生,其原理是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这种方法的出现,意味着古人已能将汉字读音精准分解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但它同样有这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学习成本特别高。光是要掌握反切的上字和下字,就需要认字一千多个。

    很多道人自己认字都未必有一千多个,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

    所以,在吴晔简单解释了注音符号怎么用之后,两个人彻底傻眼了。

    注音符号用ㄅㄆㄇㄈ等偏旁部首,固定了三十九个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去记忆读音。

    虽然39个符号也需要记下来,可比起反切法需要记忆的上千个字。

    这难度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拼音符号,但考虑到在这个时代去学习拼音的话,性价比就不是很高了。

    徐知常在等吴晔简单解释注音符号的规律之后,身体都是颤抖的……

    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无论是断句,还是注音符号,好像都是功德功德无量之事。

    尤其是后者,对于教导学生而言,也十分有用啊……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就能读出文字的读音,那对于认字而言,意义重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