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 莫名的责任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章 莫名的责任感 (第3/3页)

长生大帝,领悟历劫的真意。

    “只要陛下想,臣随叫随到!”

    “你下去吧,朕回头还要见通真先生!”

    高俅闻言,告退。

    等他出门,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行踪多了几分不安的躁动,走到桌子上,他看着宫里人呈上来的关于昨天的事情的笔录,尤其是几个禁军的笔录。

    “身为禁军,输给先生也就算了,居然连孩子都打不过!”

    皇帝以前从未关注过禁军战斗力的问题,或者说,他理所当然的以为在自己的统治下,大宋的军队就算不如北方的邻居,也绝不会弱多少。

    可,这是禁军啊!

    都弱成这等地步,这样的军队如果拉到外边,比如北伐……

    他们真的能承载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吗?

    赵佶打了一个寒颤,难怪先生一直反对他北伐,所谓虚不受补。

    恐怕还有一些他不肯说的原因。

    “高俅虽然贴心,可是这军队操练,却不尽心啊!”

    皇帝以前其实从来不会想过这个问题,但一旦开始想了,他的思维便不可控制的发散开来。

    北宋的禁军,承担的是内外征伐的责任,是大宋理论上最强的军队。

    内护君王,外伐强敌。

    禁军如此,就代表大宋的军队,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陛下,康福帝姬求见!”

    宦官禀告,打断了皇帝的思绪,听到福康帝姬的名字,宋徽宗心中的烦躁,登时去了几分。

    福康帝姬赵福金,是他最喜欢的女儿之一。

    “让她进来!”

    皇帝一声令下,在外边侯宣福康帝姬赵福金,款款而来。

    她只有十四岁的年纪,在进入大殿的时候却仿佛让这殿堂多了几分色彩。

    赵佶颔首,虽然他心里想着那李师师的风情万种,但平心而论。

    这汴梁城,能有眼前福康帝姬美貌者,屈指可数。

    “爹爹!”

    赵福金没有用官家和皇上的官方称呼,更显亲近。

    赵佶十分喜爱这个没了娘亲的公主,只让她来到自己身边。

    “有日子没见了,最近怎么样!”

    “就是想爹爹了,最近爹爹忙于闭关……”

    父女二人亲昵地聊着天,温情自然。

    此时宦官再报:

    “陛下,通真先生携弟子觐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