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扫地僧 (第2/3页)
”
“定明师兄!”
定海合十行礼:“这是新入门的小师叔……”
“哎呦!”
定明听了来历,那笑容热情得快要溢出来:“小师叔眉间隐现般若纹,天庭饱满似莲台,分明是累世修行的佛门根器,持愿太师伯可是从不收人入寺,难怪会为小师叔你而破例啊!”
‘不是像,这就是衙门吧!’
展昭无语。
事实上,大相国寺倒也没有那么的世俗。
但持愿不仅是观音院首座,更是佛门神僧,宗师之尊,这样的人带回的弟子,入寺还要阻碍,就是地藏院不懂事了。
不过有些规矩也是不可改变的,定明一番恭维后,又小心翼翼地道:“小师叔,我释门弟子入寺院后,都是先为沙弥,暂无辈分法号的……”
按佛教制度,正式出家后,需先剃度为沙弥,受沙弥十戒,获取度牒。
到了这一步,拥有僧籍,免了赋役,才能称作僧人,不然都是野和尚。
展昭对于这点并不排斥,甚至还有些高兴:“没有法号的沙弥好啊!就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
“小师叔太谦逊了!”
定海深感大相国寺捡到宝了,定明也松了口气,赶忙取出一部册子:“沙弥也有日常杂务,小师叔尽管挑选,资圣阁就比较清闲……”
沙弥的日常是学经、持戒与劳逸。
即打坐念经、背诵功课、沙弥律仪。
但也有扫地焚香、击钟做饭等杂务,不是一味的清修。
展昭接过册子看了看,很快选了一项:“就扫地吧。”
“啊?好!好!”
定明眨了眨眼睛,提笔飞快写道:“展昭,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士,年十五,沙弥,杂务扫地。”
双方都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衣物发放。
僧袍僧衣、麻履布囊,由于不剃度,还有专门束发的顶包与僧帽。
最关键的,则是一部经书。
“这是《清净如来藏》,我大相国寺的心法要义。”
“其内有一门心法,讲究众生本具如来藏性,本自清净无染,如云散月现,外境扰动时,当体认自性不动不摇,即得大安宁……”
展昭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