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打破常规,坚决力挺! (第2/3页)
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同志们,你们的顾虑,我都理解。守成持重,按部就班,风险最小。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红星研究所不是一般的单位。”
“它搞的是什么?是HEX高能炸药!是‘红箭-1’这样能改变战争态势的利器!总部直接给它正团级建制,把秦老这样的泰斗都派去当副所长,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上级对它的期望值极高!它要承担的是攻坚克难、引领创新的重任!”
他拿起报告,语气变得激昂:“这样的单位,跟我们那些生产螺丝钉、搞普通维修的厂子,能一样吗?它对人才的需求,能一样吗?”
“报告里说得好,‘需要的是有特殊天赋和强烈使命感的顶尖人才’!统一分配,就像撒胡椒面,能保证分到它碗里的,就是最辣的那颗吗?恐怕很难!”
王局长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现在的风向变了!上面一再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红星研究所的情况就是特殊!特殊问题,就应该用特殊办法去解决!”
“我觉得宁市这个报告,这个试点申请,不是胡闹,恰恰是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的表现!”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
“至于担心引起混乱?我们可以把口子扎紧!就限定在红星研究所这一家,就限定在少数对口专业,作为特例来处理!”
“成功了,总结经验;失败了,吸取教训,影响可控!”
“但如果我们因为怕担风险,就扼杀了一个可能为我们军工系统闯出一条新的人才选拔路子的机会,那才是最大的失职!”
王局长的表态清晰而有力,展现了他作为青壮派官员的魄力和远见,他最后拍板:
“这件事,我看可行!当然,最终决定权在部里。
我们省局的态度是:原则同意,积极支持!请办公室根据会议精神,修改完善报告,附上我们的明确支持意见,立即上报国家总装备部!”
有了省局的强力推荐,这份的报告,一路绿灯,被迅速呈报到了最高层——总装备部李振华的案头。
实际上,在李部长看到这份正式报告之前,他已经通过保密电话,与秦怀民教授进行过深入沟通。
秦老在电话里,不仅详细说明了林默的想法和理由,更以自己的声誉担保这次试点选拔的必要性和严谨性。
因此,当李部长看到这份由下至上、程序完备的报告时,脸上并没有太多意外,反而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召集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
会议上,类似的争议再次出现。
一些负责全军干部和人才调配的同志,也提出了与省局李副局长类似的担忧,强调统一分配制度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担心此例一开,难以收拾。
李振华部长耐心地听完所有反对意见,没有急于反驳。他拿起一份内部参考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