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亲自操刀 (第2/3页)
“没得问题。”
王铁柱拍拍胸脯,一口答应下来。
说完,干脆利落的散会,开始正式改良。
先将枪管加工出来。
63式采用50BA钢材,实际上来说,这种钢材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都达不到要求。
不过钢材目前受限于国内钢铁生产水平,一时半会是无法改变的,林默打算从热处理工艺下工夫,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实际性能。
下午三点,一号车间,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煤油味、金属灼烧后的焦糊气,三根粗加工完成的枪管放在林默面前。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黄的旧工装,挽起袖子,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被炉火映得发亮。
他身边,站着同样一脸油污、眉头紧锁的八级钳工王铁柱,以及几个被临时叫来加班、脸上还带着困倦和好奇的年轻学徒。
“王师傅,这……这能行吗?厂里最后那点50BA料,可就够做这三根枪管了。万一……”一个年轻学徒忍不住低声嘟囔,手里紧紧攥着一根刚刚精加工完毕、尚未热处理的63式枪管毛坯。光滑的钢坯在昏光下泛着冷冽的微光。
王铁柱瞪了他一眼,却没说话,只是目光凝重地看着林默,以及旁边桌上摊开的一叠写满密密麻麻公式和曲线的草纸,那上面除了数据,还有林默亲手绘制的温度-时间曲线图,精确到了秒和摄氏度,旁边标注着各种奇怪的符号和注解。。
林默没有直接回答,他用游标卡尺再次仔细测量了枪管外径的几个关键点,又拿起一个用旧手电筒镜片和磨光的铁皮筒做的简易内窥镜筒,仔细观察了膛线的加工情况。
“王师傅,你看这里,”林默将内窥筒递给王铁柱,指着枪管弹膛结合部稍后的位置,“拉刀进去的时候,这里有极其微小的颤动,留下了大约0.01毫米不到的周期性波纹。平时没关系,但连续射击,高温高压燃气就会从这里开始优先侵蚀,像洪水撕开堤坝的裂缝。”
王铁柱凑过去,眯着眼看了半晌,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惊异:“嗯…是有点‘雀纹’。你小子…眼真毒!”他干了一辈子钳工,自然知道这种微小的瑕疵,但从未想过它和枪管寿命有如此直接的联系,更没想到林默能用如此简陋的工具发现它。
“所以,我们的热处理,不仅要解决材料本身硬度韧性的问题,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道微伤。”林默拿起粉笔,在旁边的铁板上画了起来,“常规工艺,我们直接整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