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圣旨到 (第2/3页)
脸上竟因激动而泛起一丝病态的潮红。
杜延霖继续献计:
“可遣心腹急赴胡制台处,密报从扬州通倭案中审出关键线报——倭寇将于近期入侵台州、宁波!以此牵绊,使其不敢轻离杭州重地,拖延其来南京交接之日。”
“对!对!杜秉宪所言极是!就照此办!”
杨宜再无暇顾及失意,跌跌撞撞地冲出门去。
杜延霖看着杨宜仓皇的背影,眼神复杂。
这“拖”字诀,既是为杨宜争取一线生机,又何尝不是为自己争取深挖线索的时间?
杜延霖也收到了嘉靖的旨意,结果不算最坏——“继续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这是对他提交的成果不满意,让他继续深挖的意思。
但有此一言,他便尚有施展的余地。
而胡宗宪毕竟是严党大佬,若让其横插一脚,恐生无穷变数。
故借杨宜之势牵制胡宗宪,总归是稳妥之策。
只是……胡汝贞,岂是易于之辈?
想到此,杜延霖不由得有些忧心忡忡。
……
南京,内守备太监衙门。
暖阁内檀香袅袅。
吕法听完心腹低声复述的圣旨要旨,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舒展,松弛得如同午后晒暖的老猫。
他端起温润的玉盏,慢悠悠呷了一口参茶,喉间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老祖宗,圣上这旨意…”小太监觑着他的脸色。
“旨意?”吕法眼皮都懒得抬,指尖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盏壁:
“好得很呐。扬州的烂疮剜掉了,脓血流不到咱家脚边。王公遇是个懂事的,知道火该烧到哪里停。杨宜嘛…”
他鼻腔里哼出一丝轻蔑: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若非那个杜延霖在背后为其出谋画策,咱家都懒得正眼瞧他。回老家吃老米饭,是他最好的归宿了。”
他放下茶盏,声音带着掌控一切的慵懒:
“传话下去,扬州那边,‘提醒’下王公遇。孙应奎…让他继续‘病’着,户部那点灰,扫干净也就罢了。剩下的戏码,自有别人去唱。咱们呐,喝茶,看戏。”
……
杭州,浙江巡抚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