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循丝追迹 (第2/3页)
是扬州旧账。真正涉及南京的,线索皆是雾里看花。”
“杨制台,”杜延霖放下文书,眼中锐光一闪:
“户部这把火,烧断了明面上的账目。但通倭大案,岂能囿于扬州一地?倭寇能悄无声息深入运河,直抵扬州东关码头,其背后必有更深的勾连与庇护!”
杨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坐直了身体:“沛泽的意思是?”
“倭寇横行东南,其行踪、规模、劫掠目标,南京兵部职方司必有详细记录存档。”杜延霖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扬州倭寇登陆,绝非孤例!要彻底厘清此案,揪出所有通倭蛀蠹,必须调阅南京兵部职方司历年倭患卷宗,尤其是涉及运河、长江水道及扬州府周边的倭寇活动记录!”
“唯有将扬州此案置于整个东南倭患的大局中审视,前后印证,方能梳理出规律,揪出内应,甚至……发现一些被刻意掩盖的‘意外’!”
他在“意外”二字上稍作停顿,目光扫过杨宜。
杜延霖此行南京,手中其实还掌握着一条线索,就是大火灰烬里的扬州顾氏破产案!
顾氏曾经扬州数一数二的大盐商,盘踞两淮百年,根基深厚。
嘉靖三十三年八月,顾氏十船盐在松江府海上“遭倭寇劫掠”,血本无归。
同年八月初九夜,一场“意外”大火,将顾家在港盐船及库房付之一炬,家主顾承弼自此疯癫失踪。
百年盐商巨贾,顷刻间土崩瓦解,产业尽数落入周广麟囊中。
去年腊月二十九,扬州盐铁巷,顾家老宅檐角新结的蛛网,庭院假山石缝间未扫净的痕迹…以及,周广麟那欲盖弥彰的谎言,无不令人感到蹊跷。
这手段,与户部这场“意外”大火何其相似!
王诰接管扬州后,他亲查府衙架阁库,关于顾家案的存档竟只剩语焉不详的寥寥数语!
这分明是有人刻意抹去了痕迹!
当然。
这条暗线,此刻还无需与杨宜和盘托出。
杨宜闻言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阴晴不定。
刚稳住吕法这尊大佛,现在又要去招惹兵部?
南京兵部尚书张鏊,人如其名,老成持重近乎顽固,深谙和光同尘之道。
他疲惫地揉着眉心:
“兵部卷宗…有‘彻查通倭’这杆大旗,加上吕公公金口应允的支持,调取倒非难事。张鏊虽不易说话,本督这点面子尚存。只是…”
他顿了顿,眼中焦虑与无力感几乎溢出:
“…沛泽啊,纵使拿到卷宗,真能如你所言,找到破局之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