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宁陵君魏咎,没有魏国很重要 (第2/3页)
!”
公孙劫站起身来。
指着魏咎的脸。
“秦使愤怒,是因为你们魏国太贪心,太虚伪了!你们明面和秦国签订盟约,却又在暗中扶持反贼,在新郑反秦,干涉我秦国的内部政务。”
“我魏国可没这么干过……”
魏咎此时是打死不承认。
“本相没兴趣举证,你是否承认,也不重要。你们背盟在先,挑起叛乱。又烹杀我秦使,我秦国已举兵三十万灭魏,势要攻破大梁!”
“公孙丞相,冷静啊!”魏咎急得是抓耳挠腮,连忙道:“秦魏结盟多年,昔日还曾合兵伐楚。只是秦国临时暂缓出兵,害得我魏国被楚攻占。此次是我魏国不对,但还请丞相考虑清楚。我大梁城有天下第一坚城的美名,秦国能打多久?”
“只要我想,就能一直打下去。”
公孙劫不着急交底。
王贲在旁则是目露杀气。
作为将领,他渴望立功。
强攻大梁,收获是最大的!
先登,斩将,拔旗……都是军功!
但同样的,秦国也需付出很多代价。就好比攻取陈郡,其实秦国斩首何止八千级?可秦国自己战死很多人,最后盈论就只有八千级。
按他的脾气,先砍了魏咎祭旗。
只是目前公孙劫尚在,他才忍下来。兵法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作为统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首要目标永远是赢,同时要用最小的代价获胜。
“公孙丞相,秦国要的无非是疆土。只要秦国退兵,我魏国可舍弃安陵等地,仅保存大梁。此外我魏国愿为秦藩臣,供秦王为天子,以后每年都会纳贡。”
“安陵?”
公孙劫笑了笑。
突然想到学的《唐雎不辱使命》。
这篇课文是出自战国策。
实则就是魏国遗老杜撰的。
安陵地不过五十里,没有任何战略价值。就算有,秦国要攻取安陵也非难事。大梁是难打,可你安陵也配上桌?
至于唐雎?
这老头已经死了。
从地里头爬出来出使秦国?
就算活着,他也不可能带剑见到秦王,荆轲要是读了这篇文章,都得直呼内行,合着他压根不用图穷匕见?
秦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