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少年将军李信,兄弟阋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2章 少年将军李信,兄弟阋墙 (第2/3页)

对他寄予厚望!

    说起来李信和李牧还有些关系……

    按辈分,李信得称李牧为堂叔。

    这还得从李昙说起。

    他本是赵人。

    被封为柏人侯。

    后来入秦,担任御史大夫。

    他生有四子。

    长子李崇为陇西郡守。

    其长孙就是李信。

    幼子李玑则回到赵国。

    并且生下了李牧。

    若李信见了公孙劫,也得称声义兄。

    这在战国其实很常见。

    各国就是亲戚打亲戚。

    也就是所谓的兄弟阋墙之战。

    ……

    南路军的杨端和也是老将。

    秦人皆尊称其为杨翁子。

    他可以说是四朝老臣。

    昭王时期就已为将。

    曾追随白起参与长平之战。

    现在是爵至十八级大庶长!

    他最擅长打攻坚战和阵地战。

    所以就由他率领南路军。

    强攻赵国的邯郸和东阳。

    还有位就是羌瘣。

    这也是位年轻的将领。

    不过他并非秦人。

    而是来自陇西外的羌人。

    是羌人部落的君长。

    后来被秦军所折服。

    于是乎就选择投靠秦国。

    当时有很多族人不满。

    他们羌人都是草原上的狼!

    怎么能沦为秦狗?

    后来他们就都明白了。

    当狗有什么不好的?!

    总比在草原吃沙子强!

    羌瘣作为羌人,极擅骑射。

    秦国骑兵就是由他统领。

    这些年来经常陪着秦王狩猎。

    不仅会骑马,还擅养马。

    此次也是首次领兵出征。

    ……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将领。

    士卒方面也是如此。

    有训练有素的上郡、河内老卒。

    也有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这可是秦国多年来的经验。

    用老带新,令新兵快速成长。

    秦王政的策略也很简单。

    就是摆出决战的架势。

    趁着赵国饥荒猛攻邯郸。

    赵国粮草不足。

    李牧只能被迫发起决战。

    如此就掉进秦国的陷阱。

    若是李牧真的死撑下来。

    秦国就只能用别的法子。

    秦王政看着公孙劫。

    “丞相,寡人答应过你。”

    “会尽量保住李牧的性命。”

    “可他绝不能成为秦国阻碍。”

    “该如何做,就看你的了。”

    “臣都明白。”

    公孙劫坦然点头。

    秦王已经给足了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