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文书行政,百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章 文书行政,百官! (第3/3页)

技术,加以仿造。

    没曾想连工坊都进不去。

    造纸已成为邯郸的支柱产业。

    靠着造纸,每年盈利不计其数。

    各地文商皆是络绎不绝。

    就算哄抬价钱,都有人买。

    而且他们也不傻。

    发现纸可比厕筹好用多咧!

    蓝田若能出纸,便可打压邯郸!

    现在秦国已将赵国视作敌人。

    对待敌人,自然得痛下杀手。

    全方面打压!

    为今后起兵做准备!

    此外就是秦国自身原因。

    秦国讲究个文书行政。

    各郡县送来的文书都重百斤。

    郡县内消耗的竹简就更多了。

    凡下级向上级请示,必以书请!

    这可是秦律明文规定的。

    就为留下证据,有法可依。

    县里每年都要花钱制造竹简。

    专门留作政务使用。

    如果只是花点钱倒无所谓。

    毕竟秦国现在也是财大气粗。

    用在政务上,也都该花。

    可关键是不便于携带啊……

    郡县竹简往来,都是用车拉的。

    书写起来也相当不便。

    还要花时间烘干墨迹。

    纸可比竹简强太多了!

    公孙劫还未入秦时,秦王就常叹息。

    还说秦国要有造纸术就好咯。

    每年还能靠此谋利!

    “廷尉怎的走这么快?”

    冯去疾叫住了李斯。

    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久闻廷尉能写的一手好字。”

    “昔日还曾得大王夸赞。”

    “将你的字作为范本传阅。”

    “现在有了纸,廷尉可有想法?”

    “倒也还好。”

    李斯收起玉圭。

    望着冯去疾,从容不迫。

    “于斯而言,其实都一样。”

    “不论纸、竹简或是绢帛,皆是载体。”

    “重要的从来不是载体。”

    “而是所书内容!”

    “有道理。”

    昌平君附和点头。

    朝着李斯看了眼。

    李斯其实是楚国上蔡人。

    当初师从荀子,后来入秦。

    此人能力相当不错。

    所写《谏逐客书》更是字字珠玑。

    所以昌平君一直都想拉拢李斯。

    只可惜,李斯这人傲气的很。

    始终和他保持界限。

    冯去疾则是什么都没说。

    他自然知道李斯话里有话。

    只是看着远处车驾渐行渐远。

    公孙劫这张白纸来至秦国。

    又会谱写出何等诗篇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