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丘异闻录 (第2/3页)
后因为铁器、陶器和漆器的推广,青铜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难道是名字?
孙扬灵光一闪,突然想到古代戒指有很多称呼,像“戒止”、“指环”、“约指”等,其中《西凉杂记》中有一种说法叫“彄环”,想到这里马上翻阅寻找,果然找到两种青铜彄环,其中一个“青铜云纹彄环”,上饰云雷纹,内刻篆体铭文“万世传名”,孙扬拿起戒指一看,里面果然有四个繁体字,应该就是了。
这个彄环在笔记上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西汉广川王刘去疾盗了一个东周墓,好像是哪个王的,笔记上没说,只是交代刘去疾把戒指赏给了麾下中尉孙让。刘去疾这个藩王很有意思,喜欢盗墓,而且是盗墓玩,估计是每天闲着没事找刺激玩,他带着手下中尉孙让一伙,把封国内丘穴墓藏扫荡一空,大开官僚贵族盗墓之风,估计后世董卓、曹操之流就是受他影响。
那个孙让也很有本事,据说出身于盗墓世家,祖上在秦朝就官拜中郎,位列九卿,明面上主管皇室保卫和祭祀仪礼,暗中则跟着秦始皇巡游天下,四处盗墓寻求不死之药。刘去疾想开哪个墓,孙让就能开哪个墓,这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也不知道真的假的,而且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直到有次盗墓刘去疾伤了脚,之后才偃旗息鼓。
彄环第二次出现是在东汉末年,董卓再次把盗墓事业发扬光大,盗墓事业进入黄金时代。曹操在发丘中郎的基础上改官为将,增设摸金校尉,两个部门一明一暗,专司盗墓取财,致使汉墓十室九空。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发丘与摸金分道扬镳,摸金校尉与青铜云纹彄环都消失了。
孙扬很奇怪,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摸金校尉就是盗墓贼,而对发丘中郎将知之甚少,不是应该发丘消失么?又因为什么样的变故,使同根同源的一脉分成井水不犯河水的两支呢?此时的孙扬还以为发丘与摸金秋毫无犯,相安无事呢。
那个小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