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暗流汹涌 (第3/3页)
薛姨妈闻言,有些讶异地看向女儿。
她知道宝钗素来稳重懂事,心思缜密,却从未想过让她直接插手外头的生意。
但转念一想,儿子流放,自己一个妇道人家,确实难以支撑门户,女儿既有此心,又有此能,或许……
她沉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你说得是。妈是慌了神了。罢了,你既有此心,妈便依你。先从京里的绸缎庄和当铺开始,让你试试手。”
薛姨妈叹了口气,拉过女儿的手,“只是……委屈你了,我的儿……本是闺阁小姐,如今却要操心这些俗务。”
宝钗反握住母亲的手,目光清亮而坚定:“妈,说什么委屈。经此一劫,女儿深知,若无银钱根基,便是空有爵位虚名,也难保平安。”
“咱们薛家如今势弱,更需谨慎经营,开源节流。女儿管理家务,并非只为逞强,实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薛姨妈看着女儿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决断,心中又是酸楚又是欣慰。
正说着,外面丫鬟报:“太太,姑娘,姨太太和琏二奶奶过来了。”
薛姨妈忙起身相迎,只见王夫人和王熙凤带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
薛姨妈未语泪先流,上前拉住王夫人的手:“姐姐……”
王夫人见她如此,也心酸不已,拍着她的手安慰道:“事情都过去了,蟠儿既已判下,好歹留住了性命和家业,已是万幸。老太太也说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未必没有转圜之机。”
王熙凤也笑着打圆场:“姨太太快别伤心了,瞧瞧我们宝丫头,多稳重懂事,有她在,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您送去的那些东西,老太太和太太都收了,说是您太客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薛姨妈忙道:“应该的,应该的。若不是府上,我们……”她又欲落泪。
宝钗适时上前,扶住母亲,对王夫人和王熙凤道:“姨母,凤姐姐,妈妈是心里感激,不知如何是好。方才妈妈还同我说,日后家中生意,要我多学着打理,也好自立自强,不辜负府上这番回护之恩。”
王熙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哎哟,这可是好事!我们宝丫头本就是个妥当人,理家管事是一把好手,经商定然也不在话下。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
王夫人看着宝钗,见她神色平静,目光沉稳,心中暗赞。
经历这般大变,这丫头反倒更显沉静干练了。
“宝丫头是个妥当的孩子,有她帮你,自是好的。只是……”她略有迟疑,“女孩儿家抛头露面,总是不便。”
宝钗微微一笑,从容道:“姨妈放心,并非要女儿亲自去外头铺面管事。只是家中总账、各处庄子铺子的年例收支、人情往来,女儿或可先学着看管起来,遇有不解之处,再请教妈妈和家里的老掌柜。一来为妈妈分忧,二来,也多些历练。”
薛姨妈连连点头:“正是这个理儿!我也不求她立刻就能如何,只盼着她能慢慢接手,将来……唉,总有个倚靠。”说着,眼圈又有些发红。
王夫人见她们母女已有计较,便也不再反对,只道:“既如此,便让宝丫头试试看也好。若有难处,尽管来告诉我。”
众人说了一会子话,王熙凤因还有庶务要处理,先行告辞。王夫人又宽慰了薛姨妈几句,也回去了。
送走她们,薛姨妈看着从容指挥丫鬟们收拾礼单的宝钗,心中百感交集。
失去儿子的依靠固然心痛,但女儿的表现,却又让她在绝望中生出一丝新的希望。
这贾府,如今不仅是她们的庇护所,似乎也成了促使她们母女不得不坚强、不得不改变的催化剂。
而宝钗心中澄明,哥哥闯下的大祸,贾府的倾力相助,北静王府潜在的威胁,都让她清楚地认识到,依附他人终非长久之计。
掌握自家的经济命脉,提升自身价值,方是乱世安身立命之本。
她看向窗外,梨香院的梨花早已开过,枝叶繁茂,绿意盎然,正如她心中悄然滋生的、不同于往日的志向与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