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眼红啊!眼红! (第3/3页)
累死累活,人情搭进去一堆,赚不赚钱,赚多少钱,都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
只要用对了办法,那是躺着挣钱啊!
“哥,你说是不是跟咱们一样?”
半晌,王仲磊开口道。
像他们什么样?
鸠占鹊巢啊,投少量的钱,花大价钱宣传,让外界以为是他们主控的项目。
“你觉得呢?”
王仲军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弟弟。
虽然他也想超越深光,拿到民营第一的头衔,但,在投资方面,他还是有几分佩服的。
深光,或者说,沈良看人太准了。
扶一个,成一个。
最近这几年,国内涌现出来的青年导演,大半都是深光投起来的。
野生的真没几个。
什么路钏,那都是过去式了。
华艺跟他早就完成了切割,幸亏没继续投钱,那部什么《金陵,金陵》,估计也是扑街。
路钏才多大?
这个年纪就想碰历史题材?
没瞧见沈良都没碰那些题材嘛,他拍的《赤壁之战》虽说也是历史题材,但更偏演义侧。
是商业片。
“那就是……”
没等小王把话说完,王仲军便抬手打断。
“别想了,是银行贷款。”
“啊,哥,你知道啊?”
小王惊讶道。
“你来之前我刚知道的。”
大王道出了深光的资金来源。
“深光名下的票房产出、版权收益、院线的地块、设备等等,都是可抵押资产。”
“对了,还有影视城,庐州的那个影视城现在也值钱,陈恺歌的下部电影,好像就要在那边建城。”
“什么电影?”
“不知道。”
王仲军淡淡的吐了口烟圈。
“只知道是唐朝题材。”
“唐朝?”
小王愕然道。
“那应该去象山啊。”
自从小胖主演的那部《武媚娘传奇》播出后,象山的唐城就火了,国内但凡是唐朝相关的题材,剧组都会进驻象山。
“估计是陈大导看不上吧。”
王仲军说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嘲讽,实际上却没有那个意思。
陈恺歌拍电影可能会亏钱。
建城,多半是不亏的。
如今,国内每年产出的电视剧有几万集,大几百部电视剧,再加上大几百部电影。
一年有上千个剧组开工。
这是什么概念?
以1000部计算,每部平均投资100万,那也是10个亿。
显然。
100万的投资是不可能的。
眼下这个光景,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投资低于300万,出门都不好意思上桌。
以300万计算,那就是30亿的投资。
拍作品,总得有场景吧?
影视城的买卖不止是租场景,道具、服装、住宿、房租等等,都是收益。
虽然全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基地也不少,大型影视基地的竞争也很激烈,但如果有知名导演的名气加成,流量不会太差。
好好运作,即使当年亏本,过几年也能慢慢收回成本。
陈恺歌有没有名气?
绝对有。
一部《霸王别姬》就能让他吃到死,别管什么《无极》,什么《梅兰芳》,电影扑了不要紧,招牌还在,他就不会缺投资。
“所以,是庐州那边的银行给深光的贷款?”
“差不多。”
王仲军不羡慕深光挣钱,他羡慕的是深光总能拿到低息贷款。
眼红啊!
人家庐州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如果,如果他们……
算了。
想想也不可能。
他们这里是哪里?
燕京啊。
权贵云集,公司遍地都是,只要是进了国内的500强企业,都会在燕京设点。
国内的大公司也是如此。
什么影视产业,便是深光这样的领头羊,那也没用。
盘子太小,人家瞧不上。
想借钱?
该怎么办,怎么办,不好办,那就不办。
反观沈良老家那边,各种政策,应享尽享,虽然很多钱都是专款专用,但这边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到别的地方。
如果有的选,王仲军很想跟沈良换个位置。
燕京户口好像也没有那么香。
另一边。
小王的眼底也闪过几分无奈,还有嫉妒。
外地人,好像也不全然是坏事。
瞅瞅沈良在那边的牌面,还有政策,他们华艺也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