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2章 前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52章 前奏 (第3/3页)

 电影是什么艺术?

    不就是一个商品嘛,各种粗制滥造的作品,接连登上大荧幕,有些导演连最基本的镜头语言都不会。

    就这也能挂个导演的名字?

    也就是现在,搁在十年前,电影评论圈能把他们喷烂。

    所以。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沈良能沉下心拍一部文艺片,还是反复打磨的作品,很难得。

    没有丢掉初心。

    不错,不错。

    想着。

    老何不由想起了同学张一谋。

    阿谋啊,阿谋,堕落了啊。

    那什么《战国》,什么幸运选中新人演员景恬,骗骗别人就行了,都是圈内人,他们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归根到底,还是钱的原因。

    三千万,三千万呐!

    拍一部电影拿3000万的导演费,有几个人能坐得住?

    数遍国内的导演,估计也就沈良能拒绝这个诱惑,毕竟,自己这位学生本身就很有钱。

    唔。

    凯哥好像也能算半个。

    这部电影立项时,找过沈良,也找过陈恺歌和张一谋,老何不知道其中的谈判细节。

    不过。

    最后是阿谋接手,想必凯哥那边或许也是拒绝了?

    陈恺歌的确拒绝了这个项目,因为这件事,程红一连一个月没让他上床。

    让你摆谱。

    让你摆谱。

    大把捞钱的机会就这么放跑了。

    其实,陈恺歌也心动了,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犹豫,也不会想着摆架子,拿捏。

    摆到最后,痛失三千万啊。

    虽然很后悔,但他绝对不会承认。

    今天跟张一谋碰面时,他还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有点瞧不起老谋子为五斗米折腰。

    是的。

    陈恺歌和张一谋今天也来到了现场。

    “师弟,你这部电影拍得很不错,我觉得色彩方面,你已经完完全全出事了,别具一格。”

    事后,凯子哥在点评的时候,也没少夸。

    夸赞的同时,他还瞥了一眼旁边戴着帽子的老谋子。

    眼神吧,有点‘审视’的味道。

    这一幕,沈良看到了,张一谋压根没注意。

    他还在回味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配得上任何奖项的电影,九年前,他第一次见到沈良时,根本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彼时,沈良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基本功扎实,构图拔尖的优秀毕业生。

    十年不到,对方在奖项上已经追平了他。

    欧洲三大,大家都是双金导演。

    现在。

    这部电影明显是奔着最后一金去的,虽然这部电影很出色,但老谋子觉得拿大奖的概率并不大。

    欧洲人不可能轻易把这个荣誉交给一个年轻人。

    三十出头,可不是年轻人?

    想着。

    他不由想起自己,作为金狮奖、金熊奖得主,张一谋当然想过大满贯。

    也尝试过。

    但。

    多次冲击都无功而返,他后来的心思也越来越淡了。

    三金大满贯,太难。

    欧洲三大确实是竞争关系,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又有着惊人的默契。

    是以。

    他现在基本放弃了戛纳,只当那里是一个版权交易市场。

    然而。

    今天,此时此刻,他心底又生出了一丝丝渴望。

    冲击大满贯的渴望。

    总是被一个后辈压着,要说心底没有恼怒,那是不可能的。

    接着。

    张一谋转头看了一眼陈恺歌。

    双方的眼神在空中交汇,张一谋的眼神很平淡,而凯子哥的眼神里却有几分‘戏谑’。

    这一点,张一谋看出来了。

    只是,他并没有太生气,从始至终,他和陈恺歌就不是一路人。

    双方的关系,很一般。

    他也知道陈恺歌眼神的戏谑从何而来,无非是因为那部《战国》。

    没办法。

    谁让人家给的太多了。

    他也要养家啊。

    四个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现在这个时代,孩子长大了车房是标配。

    总不能让自己的几个孩子裸婚吧?

    还有,培养孩子也要花不少钱,各种补习班、国际学校、留学,都是花钱的祖宗。

    接拍一部电影,报酬3000万,几个孩子的教育基金就有了。

    换谁不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