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1章 江文:我踏马难受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71章 江文:我踏马难受啊 (第1/3页)

    事有轻重缓急。

    剧本,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剧本如同精密的齿轮,每个场景、台词都是为主题,为人物服务。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版剧本初稿,沈良只对曹操的刻画比较满意,周瑜、孙权、诸葛亮的细节刻画,仍需雕琢。

    此外,还有一些剧情,他暂时还没摸准。

    随便举个例子,他对孙刘联盟,刘备娶孙尚香的那场戏就有点纠结。

    到底是拍?还是不拍?

    历史上孙尚香是赤壁之战后嫁给刘备,到底要不要把它加到赤壁之战里?

    如果加入,孙尚香的戏份就多了一些。

    不过。

    那都是细枝末节,整体主线已经确定。

    《赤壁之战》分为上、下两集,上集结尾是大战一触即发。

    毕竟。

    下集要有噱头。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钩子,观众怎么会去看下集?

    上集有发兵南下、长坂坡、当阳桥、舌战群儒、孙刘联盟等等戏份,爆点已经足够多。

    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诈降、横槊赋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剧情,那都是下集的剧情点。

    影片以曹操败走华容道为末尾。

    不过。

    沈良拍的版本,后面虽然有追兵,但前方却没有敌军设伏。

    曹操大军走得更从容,没有什么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设伏什么的,那不太符合常理。

    赤壁之战开打前,孙刘联军是弱的一方,且曹操兵败赤壁,损失的是水军、降军。

    主力嫡系未损,孙刘哪有那么多的兵力设伏?

    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溃军,曹操平静的望着江面。

    身为主心骨,不能乱!

    少顷,曹操收回目光,当机立断,下令烧掉所有的船只。

    不留一船一帆!

    点火之际,曹操还借着军士的背,抽空写了一封留给孙权的信。

    信上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二句:周郎功大,剩下的船,我替他烧了。

    两句话看似都是夸赞,却有离间之意,不失枭雄本色。

    留书之后,曹操带领主力骑兵、步卒往江陵撤退。

    途径华容古道时,大军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敌人。

    关云长一人立于华容古道,面对敌方数万大军,关羽毫无惧色。

    他不是伏击曹操,而是诸葛亮料定曹操必走华容道,此行只是单纯的送信。

    曹操看信之时,诸葛亮写信的画面半隐半现,画外音同时响起。

    【汉室气数,兴衰有定,孙刘互为犄角,非丞相一战可平,况河北初降,人心未服,马腾马超,虎踞西凉,此诚腹背之患也!

    是故,丞相不宜久留荆州。

    愿丞相卷甲北还,息兵养民,若各守疆土,以俟天时,则天下幸甚!】

    看罢,曹操大笑。

    “孔明所讲,正是我之所忧,孔明,真英雄也,周瑜也是大英雄……还有孙权、刘备、鲁肃、赵云、黄盖,都是英雄。”

    “败在这么多英雄豪杰手中,我不愧!”

    “我!也是英雄!”

    言罢,曹操挥手扬鞭。

    “云长,让路吧,你我之战,不在今朝!”

    辞别关羽,走过华容道,曹操却是一叹,面露不甘神色复杂道。

    “不应有今日之败啊!”

    “丞相,我们没有败。”

    一旁的曹仁力谏。

    “我们带来的大军仍在,我们仍可在陆上与孙刘一决雌雄!”

    “丞相,末将请战!”

    “不,子孝,我只是回想,回想这一路,先是酷暑远征,瘟疫不断,然后千里转进,粮草不继。

    水军又非我之所长,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兵家大忌,能犯的,我都犯了。”

    “如此,焉能不败?”

    “丞相!”

    “子孝,不必再劝,再用几十万生灵孤注一掷,全我丞相名节,我不愿为,这败将之名,战败之罪,我领了!”

    然后。

    画面一转。

    漫天的大雪之中,五百虎士依旧紧紧地护卫在曹操的驷车周围,但跟来时比,行进的大军多了几分萧索,少了几分气吞山河之势。

    最后一个镜头落于驷车在雪地上留下的那长长的辙痕。

    想了想。

    沈良在最后一行字上打了一个问号。

    风雪之中北归作为最后一个镜头,似乎更好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