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美术生闪击柏林(最后一天双倍,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8章 美术生闪击柏林(最后一天双倍,求月票) (第3/3页)

反正概率比较低。

    这也是‘大热必死’的由来。

    “哈哈,不会,肯定不会。”

    老何笑眯眯的说道。

    “你看啊,我给你数数小良征战三大的战绩。”

    “01年戛纳,《刷车》3.4分,当年第一,摘金(短片)。”

    “02年戛纳,《小偷家族》3.4分,第一,摘金!”

    “还是02年,威尼斯电影节,《调音师》3.45分,第一,斩银(狮)。”

    “所以,这一次,怎么也能擒个金。”

    “倒也是。”

    老穆长长的吐了一口烟圈。

    沈良这小子,多少沾了点气运。

    屡屡打破常规,运势能不好吗?

    再说了。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出彩的片子,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小年。

    爆冷的概率,有。

    不过,应该不大。

    《寄生虫》擒金熊,那是民心所向啊!

    不给个金,那说不过去!

    虽然是民心所向,但该有的公关,依旧少不了。

    这一回,文森特火力全开,势要再拿一次金熊奖,给公司再添上一笔辉煌的战绩。

    CJ集团的李美敬同样发动大·召唤之术。

    虽然她在欧洲方面的关系比较薄弱,但她在好莱坞的人脉并不差。

    90年代,CJ集团就入股了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

    吹!

    给我摇旗呐喊!

    钱?

    给!

    她给《寄生虫》开出的营销费用是整整五百万美金!

    砸下重金!

    必须要一炮打响!

    影评人、记者酒会,办了又办。

    至于沈良不是韩国人什么的,李美敬反而没那么在意。

    《寄生虫》讲的是韩国故事就行。

    这才是她看重的东西。

    虽然《寄生虫》讲的不是那么美好,但坏的东西,也是一种自我展示。

    难道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吗?

    故事确实是虚构的。

    内核却真实存在。

    底层寄生上层,上层又寄生在底层身上吸血,两者是互相寄生的关系。

    最后的暴力,既是影片的高潮,也是‘告诫’。

    彼此都应该互相尊重。

    不然,穷人会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把一肚子苦水倒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